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高学山,清代“绍派伤寒”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医术,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学颇多发明。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等书。
高注金匮要略
胡希恕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
李东垣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卒于元宪宗元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蒲辅周
蒲辅周,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
刘辅庭
刘辅庭,名沛卿,号爱生,男,江苏省沛县人,生于1884年,卒于1938年。幼时随父习医,25岁时挂牌行医,声名大噪。其父子英以医为业,青年时来到北京,看病之余教子习医,将《医宗金鉴 》中之歌诀删繁就简,并增添各家经验,改变为内容丰富而又实用的医书,名《重磨金鉴》…
李阳波
李阳波,号八卦,广西平南人氏。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思想家。其父为当地著名中医。其幼就学城,为南宁市第一中学“老三届”高才生,逢“文革”失上大学之机,愤而励志,自学中医焚膏继晷,埋首岐黄,并得多名异人传授方术。李阳波忙于诊治病人,加上其英年早逝,无暇著…
王鸿士
王鸿士,河北省武清人,生于1919年,卒于1985年。幼承家学,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王鸿士学有渊源,精于临证,在肝炎、肝硬化腹水、胃肠病、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经验独到。他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徐右丞
徐右丞,名树弼,湖南省长沙人。北京中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医学会顾问、文史馆馆员。其弟子于道济、谢海洲等,均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徐氏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刻苦钻研歧黄,精通医术。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并被聘为大元帅府医药顾问。民国初期来京,经政…
黄鸿舫
黄鸿舫,字伊莘。江苏无锡人。早年从师于苏州针灸名家虞觉海先生,学成后1903年行医于上海,并任沪南神州医院针灸科主任,执教于神州医药专门学校针灸科。治学多宗经旨,法从东垣、香岩,并揣摩前贤诸家学术经验予以化裁,在辨证取穴、行针手法、临床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之…
吴鞠通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伍炳彩
伍炳彩,1940年8月生,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中医学教育及临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伍炳彩长期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主要包括内科 、妇科、儿科等疾病诊治。著有《解表法在肾炎中的运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