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黄乐山,北京市人,生于1916年,卒于1983年。师承王雅儒、佟绍武。1938年,考取行医资格。1958年,到积水潭医院工作,与当时名医夏锡五等共同创立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正骨科,专攻正骨,擅治陈旧性关节脱位、四肢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对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有独到经验。曾任北京中医学会理事,正骨按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第六届常委等。
著有《黄乐山骨科经验集》等。
曾拜王雅儒、佟绍武为师
黄乐山对于正骨手法的施用,强调三个注意:一要注意手法的精炼性,不要把动作搞得过于复杂,华而不实,使人眼花缭乱,无从学起;二要注意手法的适用性,认为手法能治百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手法既然是一种医疗方法,就和其他医疗方法一样,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如果…
查看更多
黄乐山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以局部为主;手法与药物相结合,以手法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以中医为主。其正骨手法刚柔相济,重点突出,简洁有效,别具一格。黄乐山治病,多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尤其擅用手…
林墨园
林墨园,男,汉,浙江平湖人,知名中医肛肠科专家。林氏痔科第十六代传人。幼读私塾,13岁随父林明甫学医,19岁于故乡行医,运用针、药、推拿,兼治内、外、妇、儿各科。善于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脱肛、肛裂、瘘管、结核性化脓痔等各种痔瘘疾病。
汪昂
汪昂,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
郑魁山
郑魁山,教授,男,河北省安国县人。出生于针灸世家,16岁随其父著名针灸专家郑毓琳先生学医,20岁独立行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近70年,一生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以其手法之精湛蜚声中外,有“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和 “西北针王”之誉。历任甘肃针灸…
门纯德
门纯德,字秉洁,河北蔚县人。门纯德先生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学子,他的后代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五个孩子中有三个承传衣钵,走上了医学之路,并成为出色的医家。孙辈之中,有四人学医,门学民、门学来兄弟两人大学毕业后还开设了门氏中医门诊部。他的长子门理章、三子门军…
赵心波
赵心波,名宗德,北京市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9年。1918年考入京兆医学讲习所,受到张愚如等指导。毕业后师从清末名医王旭初、针灸名医刘睿瞻学习。1925~1954年,在北京西城区挂牌行医,精通各科,后专攻儿科。1958年,调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工作。曾任中国中医研究…
秦伯未
秦伯未,现代中医学家,原名之济,号谦斋,上海陈行人,出身道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
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
施赛珠
施赛珠,女,1937年出生,汉族,浙江宁波人。上海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华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名…
盛国荣
盛国荣,福建南安人,毕业于上海国医学院,八代中医学家,从医执教70多,擅长中医内科。盛国荣教授的为人、行医、教学、出国传经,著书立论等事迹感人至深,促人奋进,灿烂辉煌。著有《温病条辨》简释、《盛国荣医学论文集》第1、第2集,《内经要略》、《主任医师》、《饮…
王乐陶
王乐陶,笔名老陶,别名默庐,安徽歙县人, “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安徽中医学院教授,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会首任会长,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曾担纲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温病学》教材副主编,主编《新安医籍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