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金子久,清末民初医家。名有恒,以字行,号问松堂。祖籍杭州,后迁居浙江德清县大麻镇。自南宋以来,世代业医。
父芝石,精儿科,亦治内科。金子久承家学,随父应诊。1915年在沪南慈善会施诊,医名大噪,晚年居村里,四方求诊者众,遍及齐燕闽粤、大江南北。慕名从学者达百余人。治温病推崇《临证指南》及《寓意草》,立方注意以甘凉之剂顾护津液。诊治湿温亦颇有经验。治虚损杂证,主张以《金匮要略》为准则,吸取东垣、丹溪、景岳、喻昌、叶桂等诸家长处。
金子久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切脉,对诊尺肤、察咽喉有独到经验,重视脾胃,推崇“轻可去实”,方药清灵甘淡,讲究炮制,善用药引。医案语多俪体,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收录。门人整理其学术经验,编成《金子久专辑》(1982年)。
著有《金子久医案》(1927年)、《和缓遗风》、《问松堂医案》等。
金子久专辑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精华
陈道隆
陈道隆,字芝宇,浙江杭州人。陈道隆早年以善治伤寒温病著称,后期以治疗内伤杂病见长。临诊立足于本,不拘一格,对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运用自如;处方古今兼采,用药灵活多变。陈道隆兼善书法,自成一体,甚得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赏识。
刘绍武
刘绍武,山西省襄垣县人,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自幼酷嗜史学,因幼年多病,15岁时迷上中医,经数年艰苦钻研,遂有所成,常为周围乡亲诊病,名声渐扬,求医者络绎不绝。著有《三部六病》、《刘绍武医案选》、《三部六病精义》、《仲景学术…
林如高
林如高,福州人,生前曾任福建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和福建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中医学院骨伤顾问,福州市中医学会和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会长、院长。他曾替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万里等人治愈骨伤,因此名噪…
蒲辅周
蒲辅周,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
王乐亭
王乐亭,名金辉,号乐亭,河北省香河县王指挥庄人,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曾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北京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1929年考取“医师执照”后,王乐亭开始使用针灸行医治病,人称“金针王乐亭”。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医学会,曾任北京市第二…
梁保和
梁保和,原名文藻,字荷汀,北京人。生于 1876年,卒于1960年,享年84岁。梁氏三代业医,学验俱丰。后又拜名医王梦九为师,受益不浅。梁氏认为中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治病务求实效,应博采古今诸家之长。他认为治病不能见证治证,应从病因病症中求治法,并将这一…
雷斆
雷斆,南北朝刘宋时药学家。生平里居未详,其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雷氏对药物炮制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论》(一作《炮炙方》)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原书已佚…
吴谦
吴谦,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的中医,生活于康熙和乾隆时期,与当时的名医张璐、喻昌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他很早独立行医,由于医术高超,名气很大,到乾隆年间被地方官推荐进入太医院,成为宫廷御医,后担任太医院判(太医院副院长)。吴谦领衔主编《医宗金鉴》是…
施赛珠
施赛珠,女,1937年出生,汉族,浙江宁波人。上海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华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名…
秦亮甫
秦亮甫,男,汉族,江苏省武进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一、二、三届指导教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