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邓铁涛从事中医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60多年,对重症肌无力、冠心病、高血压、中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及危重病的抢救等,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以中医脾胃学说论治临床各系统病证。1985年研制成功的中成药“五灵止痛散”获广州市科技成果四等奖,技术转让费5万元全部贡献给中国中医药学会振兴中医基金会。1991年,邓铁涛教授主持的课题《脾虚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界不易获得的奖励级别。
“非典”时期,邓铁涛教授较早发表论着《论中医诊治“非典”》,为中医药防治SARS提供技术指导,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为抗“非典”专家顾问组组长,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非典’特殊贡献奖”。近年来邓老以90多岁高龄,仍不断探索临床新领域,与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合作,开展围心脏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大大提高了心脏病人对手术的适应能力,促进术后的康复。
邓铁涛教授既重视理论又着力于临床,对中医理论有较高造诣,先后对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痰痰相关学说、伤寒与温病之关系、中医诊法与辨证、中医教育思想、中药新药开发、医史文献研究、岭南地域医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论点,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凝聚了对中医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高度认识。他认为,中医五行学说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五行学说的核心是五脏相关,但是中医脏腑学说的发展,又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五行学说,因此他提出,现代应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换妆与质变。邓铁涛教授亦一直以五脏相关学说指导其临床,取得了显着成效。

展开
经历

邓铁涛生在中医家庭,父名梦觉,毕生业医。幼受熏陶,目睹中医药能救大众于疾苦之中,因而有志继承父业,走中医药学之路。1932年9月,邓铁涛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在学习期间,遵照父之吩咐;“早临证,跟名师”,先后跟随陈月樵、郭耀卿、谢赓平等各有专长的名家实习。1937年8月,邓铁涛完成学业。5年的学习,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深深感到中医药学财富甚丰,博大精深。他决心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而贡献毕生精力。
1938年,日本侵略军狂炸广州,邓铁涛避难于香港,与同学4人在文威东街南北药材行会址,合办南国新中医学院(夜校),并于九龙芝兰堂药店坐堂应诊。在救亡运动、进步文化影响下,他读了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介绍共产主义初步知识的书籍,还学习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及《鲁迅全集》等。在此期间,他深深感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自己学习钻研中医有很大帮助。这竟成为他以后探索中医药学宝库的一把钥匙。香港被日军侵占后,邓铁涛返回广州,辗转于穗港及武汉之间,行医谋生。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广州,翌年他到广东中医专科学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医学从奄奄一息中苏醒过来,但未能迅速恢复。1956年,邓铁涛得以参加国家早期兴办的4所中医院校之一——广州中医学院工作,其所学与抱负才得以发挥。“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备受冲击,但始终未能使他放弃钻研中医。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部先后召开了衡阳会议、石家庄会议、西安会议,中医事业的形势逐步好转。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规定了要在发展现代医药的同时发展传统医药,特别是1986年12月20日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为我国中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邓铁涛为中医事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而高兴,更激励他投身到振兴中医事业的工作中去。

展开
相关文章
  • 国医大师邓铁涛—终身投入医学,振兴中医

    邓铁涛将个人命运与中医事业紧密相连,年逾古稀,还日夜思虑中医药问题,为振兴中医,弘扬祖国医学大声疾呼,情深意切。 1984年3月18日,他以一个中共党员的名义,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在信中,他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由于某些…

    查看更多

  • 邓铁涛与五行脏腑学说

    五行学说之研究60年代初,有学者在哲学领域上对古代的五行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是简单的循环论和机械论,这些观点亦直接影响中医的教学界,有人主张在教学上废弃中医的五行学说。如何对待这一学术争鸣?邓铁涛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准绳,涉猎《周易》、《尚书洪范》以…

    查看更多

  •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之道

    我国著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邓铁涛生于1916年,逝于2019年,享年104岁。他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中医诊法”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也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在邓老长达80余载的中医治疗教研生涯中,不遗余力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在邓老去世时都一直保持着眼不花耳不聋,走路…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