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李东垣的独特理论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体现了他对于《内经》等著作细致研读的成果。其著作《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关于脾胃病及以脾胃为主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指导作用。
李杲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应该就是创立了“脾胃学说”。李杲的学术核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主张温补脾胃。他研究脾胃不是单纯就脾胃的功能而言,而是从整体出发,他创立的许多方法和方剂其实对全身都有调节作用,他的辨证论治方法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病机学说和治则学说,脾胃论在我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世称主张温补脾胃的医家为“温补派”,因在五行中胃属土,故又称“补土派”。

展开
教学

李东垣的理论学说诞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王好古一方面大量吸收东垣的药物学理论,重视其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受东垣深入阐发内伤脾胃病机理论的启发,创立了“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他的学说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温补学派影响很大。

展开
师承

李东垣于文学上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学习《论语》、《孟子》和《春秋》。于医学上,李东垣是拜张元素为师,并且凭着他自身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多年的刻苦学习下,李东垣“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

展开
经历

李东垣自幼天赋聪颖,沉稳安静,喜爱读书。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辈们也都是崇文好读之人,与当时的名流雅士有密切的交往。他家是当地的豪门望族,富有钱财,李东垣虽生在富贵人家但生活严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他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学习《论语》、《孟子》和《春秋》。李东垣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后因众医杂治而死,李东垣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
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一带的名医,李东垣求医心切,不惜离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东垣“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病人来看病,他总是先诊脉,辨明脉象,而后进行诊断,告诉病人他们患得是什么症,然后从医经里引出经文,加以分析对照,证明自己的诊断与医经的论述完全一致,直到把病人说得心服口服了,才拿起笔处方。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大约在30多岁时,李东垣按照金朝的制度向官府交钱买了个官位,做了临原(今河南境内)的税务官。在此期间,流行一种俗称“大头天行”的疾病,即一种以头面红肿、咽喉不利为主症的传染病。当时的医生查遍医书也找不到古人对此病的论述,多用泻剂治疗但均不获效,而一泻再泻往往使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尽管这样,医生并不认为是误治之过,病人家属对此也无异议。唯有李东垣觉得病人死得冤枉,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本病,从症状到病因反复探讨,终于研制出“普济消毒饮”一方,用于病人,屡验屡效。为救治更多病人,李东垣不图利,不留名,他命人把药方刻于木板立在人多醒目的地方。凡照此方治疗的病人无不获效,当时百姓以为此方为仙人所传,把它刻于石碑之上。
此后不久,李东垣为躲避元军侵扰弃官迁居汴梁(今开封)。居汴梁期间,他常为公卿大夫诊治疾病,疗效非常显著,名声为之大振。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64岁的李东垣回到家乡真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

展开
相关文章
  • 李东垣的医学理论——脾胃学说

    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

    查看更多

  • 李东垣的传奇人生

    1.立誓求学他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学习《论语》、《孟子》和《春秋》。此后不久,李杲的母亲王氏患重病,请了家乡好多医生,诊断治法众说不一,几乎吃遍各种方药,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剧,最终还是死去。李杲因自己不懂医学只能眼睁睁看着亲…

    查看更多

  • 李东垣的学术内容

    李氏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突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也。”意思是说,元气虽然来源于先天,但又依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