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是到十六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不仅对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还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和《黄帝内经》一起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世界宝贵的文化和医学遗产,更能彰显他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是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并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而《濒湖脉学》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把主要内容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典坟之作,是李时珍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
根据史料记载,李时珍的医术主要来自于自学。李时珍的父亲是李言闻,可以算是李时珍医学的启蒙老师,李言闻是当时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也含括另外一个因素,李时珍的祖上是学医的,他从小就接触医术,自决定弃文从医后,便更加用心地钻研医学,才有了后面的一番成就。
传闻,李时珍曾隐姓埋名拜名师。一日,一位中年男子带着生病的孩子来找李时珍看病,李时珍见后说对此症状无法做到根治,今年治好了,明年夏天必会复发,那时就无能为力了。之后男子便哭着带儿子往回走,路上遇见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此便问其缘由,听后便让男子将孩子送到庙里,等明年夏天一过再领回孩子。到了第二年夏天过后,孩子并未复发,男子在领孩子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李时珍,当李时珍得知庙里有一个医术高明的老和尚时,便萌生了拜其为师的想法。但因老和尚从不收徒弟,李时珍便装扮成穷书生去找老和尚,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老和尚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在机缘巧合下得知李时珍的真实姓名,但又被李时珍的诚心所感动,便将毕生的医学心得传给了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出生,在当时的社会里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是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便让他走上科举的道路,虽14岁便考取了秀才,但因李时珍前后赴武昌乡试均不第,便决定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1551年,因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后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了东璧堂,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数十年的行医及阅读古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便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在参考历代八百余部书籍、外出考察多地的药物标本和处方,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历时二十七年完成了《本草纲目》初稿,后又经过十年的修改才在金陵正式刊行。到1953年,李时珍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
李时珍的艰辛历程——撰写《本草纲目》
李时珍萌生编写《本草纲目》的想法是一种自发的责任,李时珍在历代医药典籍中发现,古代记载本草的书籍存在不少错误,有的前后自相矛盾。为了避免以讹传讹,误导后人,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对草药的药性药理重新梳,他虽然知道这是一项卷帙浩繁的宏大工程,但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