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郑魁山,教授,男,河北省安国县人。出生于针灸世家,16岁随其父著名针灸专家郑毓琳先生学医,20岁独立行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近70年,一生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以其手法之精湛蜚声中外,有“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和 “西北针王”之誉。历任甘肃针灸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甘肃郑氏针法研究会会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国际针灸医师水平考核委员会委员、日本后藤学院客座教授、英国东方医学院教授,1993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遴选为名老中医。
著有《针灸集锦》《郑氏针灸全集》《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等。
郑氏针灸全集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郑魁山
针灸集锦(修订本)
成无己
成无己,中国金代医学家。宋代聊摄(今山东茌平县)人,靖康(1126年)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聪明敏慧,博览《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他穷其一生研究伤寒学术,治学严谨,坚持不懈,是伤寒学派的主要…
顾乃强
顾乃强,男,汉族,1938年4月生。大学本科。出生于中医世家,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本科)。历任上海天山中医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学…
张景岳
张景岳(1563年-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 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幼随其父游京城,十四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中年从军,曾…
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后隐居河北清苑。自号“通玄处士”,又号真宗子。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与张子和、朱震亨、李杲合称为金元四大家,是河间学派的创始人。他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
吴仪洛
吴仪洛,澉浦人。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歧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并留成四明(今宁波)五载,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业举益精。行医40年,名噪乡里。著《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伤寒分经》《一源必彻》《四诊须…
姜良铎
姜良铎,男,1948年8月出生,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人,汉族,中共党员。早年师从陕西名医张学文、郭谦享教授,1983年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并获中国首届中医专业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
彭子益
彭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成年後,负笈游历重庆,自荐…
伯高
伯高,古代医家名。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
雷丰
雷丰,字松存,号少逸,晚年自号侣菊布衣,清代著名医家。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一说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光绪十四年(1888):浙江三衢(今衙州)人,祖籍福建浦城;代表作为《时病论》。据《:时病论自序》和《时病论小序》,其分别自题为“三衢雷丰少逸氏”及“少逸…
占堆
占堆,1946年5月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帕当乡,藏族,中共党员,藏医药专家,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占堆长期致力于藏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藏药新药的开发研究、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著有《中华本草藏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