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张骧云,男,汉族,上海人。出身于上海中医名门张氏世家。张氏自十四世祖张君调于明崇祯末年弃儒就医后,代有传人,迄今已有三百数十年的行医传统,以擅治伤寒闻于时,治疗的病例,大部分是《素问·热论》所谓“皆伤寒之类”的热病。
张氏善察病人之脉象、神识、舌苔、斑疹及寒热之高低,灵活运用药物配伍,审慎用方,辨证施治。对患高热,神识昏蒙,舌苔灰黄糙腻或焦黑糙裂之病人,给药数贴,往往能苔散热消,病势缓解,有“一帖药”之称。中年患重病,两耳失聪,赖“喇叭筒”助听应诊,人称“张聋?”而声名益盛。
历来伤寒学派持本寒而标热的论点,注重麻、桂、柴、葛的辛温,温热学派持本热而标寒的见解,注重桑菊、银翘的辛凉,两者之争,大有千古不易之势。张氏继承了张仲景及吴又可、叶天士诸家的理论和经验,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体会到伤寒与温病在源流上是一脉相承的,伤寒学说…
查看更多
李辅仁
李辅仁,男,生于1919年6月25日。出身中医世家,中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素有“中医泰斗”之盛誉。从事高干医疗保健和临床工作60多年,因长期负责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被誉为“当代御医”。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孔伯华
孔伯华,出生于1885年,谱名繁棣,中医学家,山东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学自家传。早年任北京外城官医院医官。1929年被选为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临时主席,率请愿团赴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收回“取缔中医”的成命。后与萧龙友合办北京国医学院…
万密斋
万密斋,原名万全,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湖北罗田人。世医出身,为当时八代祖传儿科名医,初业儒,科举不第,转而为医。是我国明代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被现代学界专…
何世英
何世英,中国近当代名老中医,中医临床家、中医理论教育家、中医脑病学科创始人、中国新医药学理论奠基人之一。1936年华北国医学院毕业。1935年天津市国民政府中医师千人会考第一名。后悬壶津门、志做良医,始终恪守医德、治医为民、贫贱不分、童叟无欺。成名于三、四十年…
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又号胜力菩萨,或云陶胜力,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博学多才,曾被人称“山中宰相”,很受统治者敬重。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是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但在…
巫彭
巫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医名。《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诸巫疗窫窳》:“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音亚于yayu)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注:“皆神医也。”《吕氏春秋卷十七审分览勿躬》:“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圣人…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叶天士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
林沛湘
林沛湘,字震瑚,1906年3月26日生于西江中游的鱼米之乡,广西贵港市,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医古文研究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专科学校(广西中医学院前身)经史教研组组长、广西中医学院…
金世元
金世元,1926年12月生,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中医药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主任中药师、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教育科研与行业实践工作。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药材大辞典》《中药大全》《中成药大辞典》等。
罗元恺
罗元恺,字世弘,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罗棣华以儒通医。他幼承庭训,童年曾就读于私塾,诵四书五经及古文诗赋,并得其父之指导及熏陶,对中医学亦有所接触。多年来,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临床擅长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勤于著述,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