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的用药特点及治病理论

11/23/2022 5:16:29 PM发布

孔伯华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虎啸龙腾”。他遣方用药必先辨证精详,对证用药,并无门派的偏倾。他认为不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达到恢复和补养元气的目的。扶正即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决,不可先有主见。他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则“参、术、硝、黄俱能起死;芩、连、姜、附俱可回生”。要对证下药,不可执于成方。若固执于某方以治某病,则是犯了“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的错误。他的药方,亦如虎啸龙腾一般气势恢宏。先生擅用石膏,有用之达数斤者,虽用量惊人,却常有起死回生之妙,足见其辨证极其精准,而且对病情的把握也能做到成竹在胸。他喜用石膏,还为此药专门讲座,纠正了世人以为其药大寒,常规避之,以恐伤肠胃的错误观点。他认为该药性质凉而微寒,其味咸而兼涩,凡内伤外感,病确偏热者,投无不宜。并考证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书中对“石膏”的介绍与应用方法,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论述十分精辟。

孔伯华

· 治病理论

孔伯华先生治病的特点是注重整体,强调元气。他认为不可以只知治病,而不顾护人体的元气。他还十分强调辨证论治,认为:“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他提出了将中医理论中重要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分为“阴阳”两纲和“表、里、虚、实、寒、热”六要的观点。从中医学的临证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切合实际,也很实用的诊断方法。他说,“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要者六要,曰表里虚实寒热。”在中医辨证纲要上,又进行了一次明确的划分。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0470.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