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对许多内眼症的治疗有特色,主要原因在于他对各病病因、机理有清晰的认识,治疗针对性强。
陆氏认为,内眼病的致病因素,多数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引起, 可以一脏独病,也可以数脏同病,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脾、肾两脏。这是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的缘故。
陆氏常用的理脾法则有:健脾益气、健脾渗湿、健脾化痰、健脾生津、健脾养血、健脾养心、健脾抑肝、健脾补肾、健脾散火。这些法则,来源于内科特别是东垣学说,具体使用时,不可完全照搬内科学说。不能认为健脾就是“增进食欲”或是“补益脾气”,眼科之“健脾”要着眼于“动”字,即要求促进脾气的运化功能,所谓“补脾即是运脾”便是此意。健脾用药,常苍术6克、白术6克、茯苓12克三药合用,剂量偏小,意取其运动脾气的作用,若用量过大,反有壅滞气机之弊。若患者确有脾气虚弱者,可参以参芪,但陆氏又必于柴胡、升麻、蔓荆子、葛根诸药中选加一、二味药,二是升提下陷,俾使脾气上升入目。为加强气机的疏理作用,又常常佐入当归、川芎少许。对于青光眼病等一类以局部组织水肿的疾病,除加入泽泻、猪苓、楮实子等利水渗湿药物外,常佐以陈皮、桂枝等药促进水液流通。对于Kp及视网膜有渗出物者,可加入少许化痰药物。晚期疾病,则因久病入肾,调理方向也主要地转移到肾。
除眼外障经验《内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陆氏认为, 眼外障之早期,多见目赤,故多属因火所致。其实不单眼之外障,其他如急性、慢性结膜炎、麦粒肿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都属目赤范畴。由于这类疾病为火邪所袭,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但清法有多种办法,须参照《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陆氏认为,一般火邪侵袭眼睛多兼挟风邪,这可能是由于眼睛属于上窍,内性扰上的缘故,至病之后期,由于邪热消烁阴液,还可出现阴分不足之象,也有损气害血者,可有气虚及血络热滞等情况。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