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中医病症名,即“心气不足”,为心气虚损,功能减退,致运血无力,心动失常的病理变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自汗等,多见于虚弱病患者。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心气虚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气虚的中医辨证论治
1.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
治则:调补营卫,安养心神
方药:宅中汤加减
2.心气虚偏阳虚
症状: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
治则:养肝脾,通肾气,宁心神
方药:养心汤加减
3.心气虚偏阴虚脉结代
症状: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治则: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以上就是对心气虚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心气虚患者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还需多多注意自身的日常调理,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谨遵医嘱,从而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