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气虚血虚是什么?应该怎么调理呢?

12/7/2021 3:03:43 PM发布

气虚血虚是属于中医中的症状描述词,很多人去到中医馆检查后,几乎都有这样的症状描述,这主要是因为气虚血虚是引起我们身体出现病灶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气虚血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气虚血虚

气虚和血虚即中医学中的气血不足、气血两虚。气虚血虚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

气虚血虚

那么气虚血虚的症状有哪些呢?

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体虚者亦常出现此两虚之体,气虚血虚的症状分别是

(1)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2)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脏腑失养的全身虚弱性证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而且血虚多见于女性,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后或闭经。

血虚的症状

那么怎么调理气虚血虚呢?

(1)气虚

气虚又有肺气虚、心气虚、肝气虚、脾气虚、肾气虚,想要补气就要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从生活、饮食、运动和中药调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例如食补:气虚者需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食物可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2)血虚

血虚主要是心血虚和肝血虚,血虚的往往会有脾虚,导致气血生化出现异常,所以在补血的时候和调理脾胃一起。要不然脾虚的人,补血很容易出现拉肚子,或者导致舌苔越来越厚。补血的中药常用的那些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只是对于有不少人吃补血的容易上火,这个最好食补或者平补,不要马上就用那些当归、熟地等,煲点鸽子汤、鸡汤,放点党参、枸杞,会好一些。食物补血的有很多,比如菠菜、豆制品、红肉类,动物肝脏等,再适当的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能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补血。补血中成药比如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当归补血颗粒等等。

中药调补

此外,气虚血虚的人群还应加强生活调理,气虚血虚往往体虚,卫外不固,要慎起居,适应寒温,注意预防外感;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气功锻炼,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想要调理好气虚血虚这是一个非常长久的攻坚战,因此需要患者们长期坚持,不要动不动的就放弃哦。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6318.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