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概述】
食欲不振,又称“不欲食”。临床表现为食欲差、不知饥饿、纳滞、纳呆、纳差、不思食、不能食等。甚者恶闻食臭,见食则呕,乃至呕恶欲吐,则称恶食、厌食。本症多由脾胃功能失调,即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厌食症、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
【症状】
(1)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进食稍多则脘腹胀闷欲呕,脘腹隐痛,喜暖恶寒,疲倦气短,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
(2)脾肾阳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疲乏倦息,畏寒肢冷,腹胀腹痛,腰痠腿软,肢体浮肿,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舌质淡,舌体胖,脉沉细。
(3)内伤食滞:食欲不振,嗳腐吞酸,脘腹饱胀,大便臭秽或秘结不通,舌苔厚腻,脉滑。
(4)肝气犯胃: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呃逆嗳气,精神抑郁,胸胁胀闷或胀痛,脉弦。
(5)脾胃湿热:食欲不振,呕恶厌食,脘腹痞闷,疲倦乏力,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白而腻,脉濡数或滑。
(6)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不思饮食.食后腹胀,或进食少许即泛泛欲吐,气短懒言,倦怠少力,舌淡苔白,脉缓弱,
(7)胃阴不足;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质红,苔少,脉细略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l)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与脾肾阳虚食欲不振:二者均为虚证,皆有脾胃气虚之表现,如食后脘腹闷胀,气短疲倦,懒言等。脾胃虚寒食欲不振,多因素体虚弱,饮食生冷等而致脾胃阳虚,阴寒内生,故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其表现为脘腹疼痛绵绵不已,或腹痛阵作,喜暖喜按,遇寒则重,得热则缓,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等。脾胃阳虚食欲不振,可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等损伤脾阳,脾虚日久,累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衰。其表现为病程长,腹痛腹胀,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形寒肢冷,腰疲腿软,或完谷不化,五更泄泻。
(2)内伤食滞食欲不振:因饮食过量,或进食难以消化之食物导致伤食而致。其表现为伤食,且兼见脘腹饱胀,嗳气,大便臭秽或秘结不通,舌苔浊腻,脉滑。
(3)肝气犯胃食欲不振: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其表现为:不思饮食,兼见嗳气呃逆等,且其病情多与情绪变化有关。临证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特点,以及兼见肝气郁结之表现,如精神抑郁,烦躁易怒,两胁胀痛或胸闷不舒,脉弦等症。
(4)脾胃湿热食欲不振: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感受湿热,蕴结中焦而脾胃纳化升降功能失职所致。其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恶闻食臭,疲倦乏力,四肢沉重,大便溏而不爽等。
(5)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与胃阴不足食欲不振:前者为气虚之证,后者为阴虚之证。前者多因饮食所伤或劳倦伤气。其表现为食欲逐渐减退,甚至不知饥饿,兼食后脘腹胀闷,食多则泛泛欲吐,气短疲倦等脾胃气虚的表现。后者多发生在外感热病后期,热邪耗伤胃阴所致。其表现为饥不欲食,兼见口渴,唇舌干燥,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干少津等胃阴不足的表现。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阴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胃俞 | 54 | 40 | 双穴 |
下脘 | 54 | 50 | 单穴 | |
内关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肝俞 | 54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璇玑 | 54 | 4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案例】
隔姜灸治疗胃病(脾虚证)90例临床观察
操作时,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共四穴。足三里与三阴交交替施灸,如第1天灸左侧的足三里,右侧的三阴交,第2天则灸右侧的足三里,左侧的三阴交。灸前将鲜姜切成片,厚度0.2~0.3cm,约5分硬币之厚度,面积大于艾炷的底面。再将姜片中央穿刺数个小孔,置于穴位上,然后把蚕豆大小样艾炷置于姜片上,灸4~6壮,若姜片烤干皱缩,或感觉灼热时更换姜片,务必其温热透入肌肤,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疗程4周为1个疗程,每周5次。治疗食欲减退症状总有效率为92.1%。
【艾灸体会】
本症患者首先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此外可增加锌的摄入量,以增加食欲,如有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须注意及早治疗。小儿患者还可以配合小儿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有效穴位:
脾俞、胃俞:均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正常。气舍:能调整肠胃机能。
中脘:促进消化。
地机:可减轻胃部负担。
治疗方法:
用指针刺激和按摩效果较好。指针刺激即手指尖成爪状,用力揉捏穴位,每处约3~5秒,重复5~6次即可。
当感到恶心时,要按中院穴,用圆球类物品刺激穴位也行。
穴位:手掌,中指第三节正中央点。
解剖:掌指固有神经,脾之神经。
取穴:手掌向上,掌中指第三节正中央点处是穴。归经:入脾胃二经。
穴性:调理脾胃,宜道中焦。
主治:胃口不开、食欲不振、呕吐、心闷、头昏。针刺法:直刺一分一二分。
针感:疼痛感。
说明:开脾穴,在董公所著书中未列,此穴由胡师根据董公所传而在其书中提出。经验: (一)开脾穴对心胸不开之心闷效果不错。
(二)治疗胃口不开,食欲不振当配合四花上穴。
(三)根据全息律,中指主心、脾,中指亦为独立之一全息律,而开脾穴即位于人体头部口之位置,故能健脾利胃之功。
1,感受寒邪
主证:外感寒邪,胃院痞胀,隐痛,嗳气吐清水,大便溏薄,食少纳差,泛恶欲吐,院腹胀闷,腹痛肠鸣,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畏寒肢冷,或身目黄而晦暗,舌胖苔薄白,脉紧。
治法:散寒温中,和胃进食。
方剂: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浊犯胃
主证:腕中痞闷,身重乏力,思睡昏重,倦怠懒言,口甘黏腻,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芳香化浊。
方剂:神木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3,饮食所伤
主证:过食甘肥油腻及醇酒厚味之品,院腹发胀,纳呆,恶食,嗳气酸腐,呕吐食臭,大便秘结或不畅,厌油腻,恶心欲吐,心烦,全不思食,见食物则恶心,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加味。
4:肝气犯胃
主证:不思饮食,嗳气频作,两胁苦满,胸胁胀闷或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剂:抑气散加味。
5:湿热内蕴
主证:纳呆,不思饮食,厌恶油腻,脘腹痞闷,或胸胁胀痛,口苦,大便粘腻,泻下不爽,气味臭秽,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或身热不扬,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疼痛,苔黄腻,脉濡
数或弦滑。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理气。
方剂:黄连平胃散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6:脾胃虚弱
主证:面色黄白少华,肌瘦不荣,胃纳欠佳,食欲不振,多纳则饱胀,嗳气时作,大便溏
薄,或有闻食则恶心欲吐者,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方剂:异功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7:胃阴不足
主证:饥不欲食,口渴喜饮,唇红干燥,院痛嘈杂,大便干结,或五心烦热,小便黄赤短
少,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
方剂:养胃汤加减。
8:肾阳虚衰
主证:不思饮食伴有五更泄泻,身冷畏寒,手足厥冷,面色黄白不华,口淡无味,口泛清
水,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
方剂:金贵肾气丸加减。
中药方剂一
茯苓,藿香,木香,川朴,川连,砂仁,焦曲,鸡内金,栀子,焦谷,稻芽。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滞,理脾助运的功效。它对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不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方剂二
沙参,麦冬,扁豆,玉竹,天花粉,山楂,麦芽,鸡内金,百合。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滋补胃阴,增进食欲的功效。它对脾胃阴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方剂三
北条参,炒白术,炒扁豆,炒苡仁,炒枳壳,砂仁,槟榔,胡黄连,莲米,乌梅,焦三仙。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导滞运脾的功效。它对脾失不运和饮食积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桂圆猪心
桂圆肉、猪心、姜、胡椒、绍酒、盐等。将猪心剖开,去掉脂肪、筋膜,再将桂圆肉洗净,姜切片。将猪心永水、过凉,然后加入桂圆肉、姜片及适量水。转小火煮,调好味。具有养血补气、健脾开胃的功效。
2、蜜饯姜枣龙眼
龙眼肉、大枣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250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菱黄,浮肿等症。
3、参枣米饭
党参10-20克,大枣20枚,同水煎半小时,去党参渣。糯米250克蒸饭,红枣铺于饭上,枣参汤加白糖50克煎为浓汁淋在饭上即可食用。有补气养胃作用。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肢体浮肿,大便漕薄等症。
4、乌梅陈皮茶
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5、山药汤丸
山药50克,白糖90克,糯米粉500克,胡椒粉适量。将山药打细粉,加白糖、胡椒粉制成馅,糯米磨成汤丸粉,包馅煮熟吃。
6、西瓜番茄汁
西瓜、番茄各适量绞汁,随量饮用,可治夏季感冒,发热,口渴,烦躁,食欲不起,消化不良,以及小便赤热等症。
7、芡实山药糊
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砂糖250克把芡实、山药碾成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砂糖—起搅拌,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边加热边搅拌成糊状即可。早晚空腹食用,可开胃,治疗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