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概述】
发黄,以目黄、尿黄、面黄、身黄为其主要症状,尤以目晴黄染为重要特征,一般先从目黄开始,继则遍及全身。本症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黄疸肝炎。
【症状】
(1)湿热:目黄身黄,黄色鲜明,或见发热,口渴,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便深黄或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2)寒湿:目黄身黄,黄色晦黯,食少纳呆,脘闷腹胀,四肢困重,形寒肢冷,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
(3)瘟毒:起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身目均呈深黄色,其色如金,高热口渴,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鼻衄、齿衄、呕血、便血,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腻,干燥少津,脉数.
(4)瘀血:身黄,其色晦黯,面色青紫或焦黑,或胁下有肿块,疼痛不舒,或小腹胀痛而小便反利,皮肤可见蛛纹丝缕,或有低热,或大便漆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5)脾虚血亏: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濡细。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湿热发黄:本症属“阳黄”范畴。以病程较短,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为主要临床特点。病因由湿热阻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外泄,浸渍于肌肤而发黄。热重于湿者,热象较重,故发热口渴,心烦欲吐,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脉弦数;湿重于热者,湿象较重,见头重身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饮,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脉滑稍数,或濡缓;湿热并重者,发热烦渴,头重身困,脘腹胀闷,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滑数等。
(2)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两者虽同为湿滞中焦,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但湿热发黄属阳黄,其色鲜明如橘皮,寒湿发黄属阴黄,其色晦黯如烟熏。湿热发黄病程较短,寒湿发黄病程较长;湿热发黄舌苔黄腻,寒湿发黄舌苔白腻;湿热发黄脉滑数或弦数,寒湿发黄脉沉迟或濡细。根据发黄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两者显著不同,临床较易鉴别。
(3)瘟毒发黄与湿热发黄:两者同属阳黄,黄色鲜明。前者为感受时行疫病而致,其病情较重,身目呈深黄色,湿热发黄,起病缓慢,黄疽逐渐加深,或有发热,或无热,咽干口苦,心中懊恼,病在气分。瘟毒发黄则必见高热,大渴欲饮,烦躁不安,或见神昏语语,邪入营血,舌红绛,苔黄褐等症。病重者迅速出现精神不振,昏迷;湿热夹毒,郁而化火,迫使胆汁外溢肌肤,故现热毒炽盛之象。
(4)瘀血发黄与寒湿发黄:两证同属阴黄,有起病缓慢,黄色晦黯无泽等特点。但两者病机及临床表现不同。瘀血发黄,病因常由肝郁气滞,日久成瘀。或因湿热黄疸迁延不愈,湿郁气机不利,瘀积肝胆,胆汁疏泄失职而发黄,临床特点:黄疽晦黯,面色熬黑,皮肤有蛛纹丝缕或出血斑,胁下有肿块疼痛等瘀血内阻的症状。寒湿发黄则以形寒肢冷,困顿纳呆,腹胀便溏,苔白腻,脉迟等寒湿内阻为特点。瘀血发黄病情比寒湿发黄更为顽固缠绵,不易速愈。
(5)脾虚血亏发黄:本证由劳倦内伤或久病,使脾胃虚弱,气血亏损,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胆汁外溢而发黄,又称“虚黄”。辨证要点:全身皮肤发黄,其色黯然不泽,且伴头晕、心悸、失眠、舌淡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下脘 | 54 | 50 | 单穴 |
天枢 | 54 | 50 | 双穴 |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肝俞 | 54 | 40 | 双穴 |
章门 | 52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乳根 | 52 | 30 | 双穴 |
气冲 | 52 | 5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6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膻中 | 54 | 50 | 单穴 | |
巨阙 | 54 | 4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7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8天 | 胃俞 | 54 | 40 | 双穴 |
不容 | 54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9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照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艾灸体会】
针灸治疗急性黄疽性肝炎有显著疗效。当然,针灸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也有一定适应证。一般适于普通型,重型患者针灸只是综合措施之一。目前,我国比较公认的针灸适应症标准是:① 病程在2 周以内;② 具有上述典型临床症状;③ 体征方面见肝脏肿大,局部有压痛和叩痛,黄疸:④ 肝功能试验有2 项以上异常.
关于针灸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尚不够清楚,有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针刺可能是通过利胆作用促使黄疸下降的因素之一;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观察提示,针刺的作用可能与提高人体特异免疫功能有关。但应严格隔离,以防传染。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疽,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