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淳于意首创病历的书写,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诊籍》是淳于意对自己所诊治病例的详细记录,他对每位患者的姓名、症状、诊断、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并将典型病例的治疗经验和教训等都一一如实进行总结,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展开
教学

淳于意广收弟子,精心传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宋邑、冯信、唐安、高期、王禹、杜信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展开
师承

淳于意曾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又推荐他给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做了徒弟。

展开
经历

淳于意从小就爱好医学,他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向他学习医术。公孙光见他十分好学,见解高明,夸奖他日后能成为国医。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又推荐他给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做了徒弟。当时,阳庆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家里很富有,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少看病,也不收徒弟。淳于意聪明好学,殷勤懂事,对老师侍奉得很周到,阳庆就把黄帝和扁鹤的脉书以及药剂理论全部教给了淳于意。第一年,他学习了老师传授给他的《脉书》、《上经》、《下经》,对脸色诊病术、听诊术、揆度阴阳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得出自己的见解。到了第二年,淳于意开始试着给人看病,虽然有了效果,但效果还不精到。到了第三年,淳于意开始独立为人治病、判断病人的愈后效果,达到了灵验、精确的程度。他终于学成出徒了。
淳于意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汉文帝即位十三年,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押解到都城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汉文帝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缇萦救父的故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淳于意彻底脱离了官场,专事于一心一意为民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
淳于意活了七十多岁,大约于公元前140年离开了人世。他死后,被安葬在了南依群山,东临时水,风景优美的临淄夏庄村西南。

展开
相关文章
  • 淳于意的故事——心怀苍生,悬壶济世

    西汉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医学家就是淳于意。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他的二十五则医案,称为“诊籍”,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精于医术的“粮官”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其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人称仓公,或太仓公。…

    查看更多

  • 淳于意的学术内容

    淳于意,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

    查看更多

  • 淳于意的人物评价及后世影响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宋邑、冯信、唐安、高期、王禹、杜信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为医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