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丁济万,近代医家,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并主持上海华隆中医院,南北广益善堂等机构。为丁甘仁先生长孙。
丁济万医案
林如高
林如高,福州人,生前曾任福建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和福建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中医学院骨伤顾问,福州市中医学会和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会长、院长。他曾替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万里等人治愈骨伤,因此名噪…
杜雨茂
杜雨茂,男,陕西城固人,1934年9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并留校任教。同年7月赴成都中医学院全国《伤寒论》专修班深造,回校从事《伤寒论》教学及内科临床工作。杜教授学渊著丰,德高技精,其已出版的代表作有《奇难病临证指南》(中、…
徐大椿
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自《周易》、《道德》、《阴符》家言,以及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无不通晓,尤精于医。悬壶济世,洞察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大椿著书…
宗维新
宗维新,字锡文,山东省历城县人。18岁随父宗世明学医,不久便名扬乡里。1963年任卫生部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擅治外感时病、脾胃病、妇科月经病、不孕症及小儿外感病。晚年从事血液病研究,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肾阴亏损、迫血外溢、肾阴不足、脾肾阳虚等型进行辨治,…
叶桔泉
叶桔泉,曾用名叶觉诠,吴兴(今湖州)双林叶家人。1915年经塾师推荐,拜本县名中医张克明为师,历四年后,独立开业。1920年入读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1930年任湖州双林救济院医生;1935年任苏州国医专科学校中医学讲师;1954年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
张廷模
张廷模,男,四川省安岳县人。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该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张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提出了中药药性“三性说”、…
任应秋
任应秋,男,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家,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
汪机
汪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安徽省祁门县城内朴墅人,是明代医家。《明史李时珍传》说:“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汪机为当时名冠全国的四位医学大师之一。其家世代行医,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汪机少时勤攻经史,后随父学医。…
胡荫培
胡荫培,字少衡,河北省清苑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考入华北国医学院研究生班。1938年毕业后,师从京师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内科。以家传针灸并施门弟子问世。有“毫发金针”之誉称,在当时针灸界与王乐亭齐名,享有“南王(乐亭)”、“北胡(荫培)”的盛名。1…
刘燕池
刘燕池,1937年生,河北定州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和职称主审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并参与全国统编五版和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编写工作,任协编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