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周慕新,男,行医五十余载,以擅长儿科著称于世,79年被市卫生局授予儿科专家称号。幼时就读于私塾,敏而好学,因家境贫寒,十五岁即辍学拜李秀生老中医为师习医,弱冠之年即考取中医资历,后又选入逊清太医院医学馆深造,得到太医院正堂赵友琴及瞿文楼等老前辈的亲自指导,受益颇深,医术不断提高,三年后即悬壶于京市,初理大方脉,而立之年专诊儿科,未及数年即名噪京城,日诊百人。
曾拜李秀生老中医为师
周慕新根据小儿疾病多伴有发热的客观事实,认为“发热为小儿疾病的第一证,必须牢记于心。”由此形成了他颇具特色的小儿热病辨治思想。对于发热,他提出首辨表里虚实。小儿具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肺为娇脏、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无论伤寒,还是温病…
查看更多
周慕新认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感邪后极易化热。或风寒袭表入肺,或风温之邪犯肺,邪热与伏疫相结合,阻于气道,痰随气升,上逆而导致哮喘。临床上,外邪初犯,虽在皮毛,却迅疾入肺,致肺气郁闭而化热生痰,新邪与伏疫相引…
门纯德
门纯德,字秉洁,河北蔚县人。门纯德先生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学子,他的后代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五个孩子中有三个承传衣钵,走上了医学之路,并成为出色的医家。孙辈之中,有四人学医,门学民、门学来兄弟两人大学毕业后还开设了门氏中医门诊部。他的长子门理章、三子门军…
李东垣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卒于元宪宗元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李辅仁
李辅仁,男,生于1919年6月25日。出身中医世家,中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素有“中医泰斗”之盛誉。从事高干医疗保健和临床工作60多年,因长期负责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被誉为“当代御医”。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张子琳
张子琳,字桂崖,号宏达,五台县五级村人,其父供职大同观察使署医官,子琳随往,更得临证指教,加之本人勤奋研习古今医籍,越六年,医术大进,深为前辈、尝识。子琳中年丧父,乃在家乡开设药铺,自任坐堂医。辩证明析,用药清灵,见效显捷,善用小方剂治大病,患者多往就…
刘炳凡
刘炳凡,湖南汨罗人,中共党员,著名中医学家,湖南省中医“五老”之一 ,从事中医药科研、教学和临床70余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首创“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中医学整体治疗原则,形成了病、证、脾胃三位一体的遣方用药诊疗体系。编著《脾胃论注释》、《脾胃…
梅国强
梅国强,1939年3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伤寒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梅国强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六经辨证,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活用经方、兼用时方,诊治心血管系统、消…
费绳甫
费绳甫,字承祖,禀承家学,和每有独到之处,治病能兼取东垣、丹溪二家之长,治虚劳主清润平稳,养胃阴则主气味甘淡,独树一帜,成为宗派,有“近代一大宗”之称。求诊者日以百计,中年迁沪,以善治危、大、奇、急诸病享誉于时,因忙于业务,无暇著述,仅于诊余之暇,口授…
韦文贵
韦文贵,字霭堂,浙江省东阳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0年。出身世医家庭,其父韦尚林曾侍医于清宫贵胄,以“御医韦尚林”名扬江南。韦文贵随父学医,继承祖传“金针拨障术”。早年悬壶于西子湖畔,自立“复明眼科医院”,设简易病房。1955年奉调来京,任中医研究院外科研究…
李介鸣
李介鸣,30年代拜施今墨先生为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7载。曾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等。李介鸣为人谦和谨慎,医德高尚,对待患者不论高低贫贱,远近亲疏,一视同仁;对学生耐心教导,诲人…
刘昉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