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和络脉统称经络。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由是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和孙络三类。其中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叫十五络;比十五络较小的络脉,散布全身各处,数量很多的,即是狭义的“络脉”;此络脉更小有极多分支的,就叫“孙脉”,也叫“孙络”
“经”,本义是纵丝,有直行干线的意思。“络”,有网络之意。在分布上,经直行为主干,四通八达;络横行为网络,错综分布。经脉是主流,络脉为支流。如张介宾注:“经犹大地之江河,络犹原群之百川也。”既说明了经与络的区别,又说明了经与络不可分割的关系。经与络相互贯通,如环无端。络脉能沟通表里两经,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孙络是络脉细小的分支,浮行于体表部分。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1);其常见者,手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2)。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3)。——《灵枢•经脉》
(1)“分肉”即肌肉。外为白肉,内为赤肉,赤闫相分,故名分肉。经脉为主干,隐伏循行于肌肉的深部,因分布部位较深,一般不能看到,也不能切按到脉搏的跳动。
(2)“手太阴”,原作“足太阴”。张景岳注:“足太阴当作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十二经脉虽然均伏行于肌肉深处,但有些经脉在某些部位由于肌肤较薄,无所隐蔽,不但能看到,而且能切按到脉搏的跳动。如手太阴,过于手腕部外侧时,由于皮薄肉浅,故不能隐。
(3)经脉除个别在某些部位能见到外,其他都深伏于肌肉之间而不可见,所以其他浮露表浅能够见到的,都是络脉。总上所述,经脉与络脉的主要区别就分布而言,在于络横经直、络浅经深。
· 临证意义
经脉与络脉有一定区别,了解这一区别,对认识疾病的传变规律和病机特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的含义,满布全身。孙络在表,络脉在中,大经在里,故六淫外邪侵犯人体,首先伤人肌肤,次入孙络,再入络脉,后入大经,次第相传,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如《素问•调经论》说:“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后世医家如喻昌等从络脉主卫,经脉主营的角度,提出了外感由络脉传入经脉,内伤由经脉而发,经与络互相传变的理论。如《医门法律》说:“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复有胃之大络,脾之大络,及奇经之大络,则又外城之通界,皇华出入之总途也。故又曰络有十五焉。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故外邪从卫而入,不遽入于营,亦以络脉缠绊之也。至络中邪盛,则入于营矣。故曰络盛则入于经,以营行经脉之中故也。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而盛则入于经矣。若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为积聚,种种有形,势不能出于络外;故经盛入络,络盛返经,留连不已。”
经是主流,所以是流行气血,滋濡脏腑,维持生命的命脉;络是支流,罗布于经脉之间,渗濡肌肤筋骨等形体组织。故如络脉为邪气阻滞,形体失养,轻则发为痿,甚则中风偏枯。经脉为邪气阻滞,气血闭阻,轻则为痹,甚则元气不行而死。如《医述》引余傅山论说:“人身有经、有络、有孙络,气血由脾胃而渗入孙络,由孙络而入各经大络,而入十二经。譬之沟涧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沟涧溪流有盈有涸,至于江河则古今如一,永无干涸,若有干涸,则人、物消灭尽矣。中风偏枯之疾,一边不知痛痒,而不死者,以其孙络、大络为邪气壅塞,血气不能周流故也,然十二经中之元气,犹周流不息,是以久延不死。”又如叶天士说:“大凡邪中于经为痹,邪中于络为痿。”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10192.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