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腑中,胰脏始终是一个缺位,在经脉之中,也是一个空白;但胰脏做为一个实体,终究有它应有的位置及归属。2007年11月,发表在《中国医疗前沿》杂志上的《论胰脏及胰脏经脉》中对胰脏经脉是这样论述的:
“胰脏的经脉循行部位:根据胰脏在体内的位置与脊柱紧密相连的关系,其经脉起始部位当在后背脊骨之中,其循行的路线,则为沿督脉向两侧旁开半寸,也就相当于已发现上千年的华佗夹脊穴位置,与体前夹任脉而行的肾经路线前后相对。
胰脏经脉之气充盈在整个脊柱之内,经气分布到各个锥体,这就形成了各个锥体间的腧穴点,从颈1椎至腰5椎,两侧共计四十八穴,其穴位名称暂时仍按颈1、颈2、胸1、胸2等等而定。向上的经气沿颈向巅顶部散布,向下的经气由骶椎向下肢散布,横向的经气由胸椎向肩、上肢部散布。”
多年来,人们运用各种针法或手法或拔罐或刮痧等技术,选取“华佗夹脊穴”做为奇穴治疗多种疾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可是,“华佗夹脊穴”上下左右几十个穴位点,在治疗疾病时,到底用的哪一个或哪几个穴位点、还是全都用上了呢?大多数人没说清楚,“华佗夹脊穴”的哪个穴位点到底有什么主治作用更是少有人说,而且大多数人是说选取症状或压疼较明显的部位穴位治疗,照这样的说法,哪里是选取的“华佗夹脊穴”,纯粹是在运用“阿是穴”了。
胰脏经脉之气充盈在整个脊柱之内,经气分布到各个锥体,这就形成了各个锥体间的腧穴点,从颈1椎至腰5椎,两侧共计四十八穴,其穴位名称暂时仍按颈1、颈2、胸1、胸2等等而定。向上的经气沿颈向巅顶部散布,向下的经气由骶椎向下肢散布,横向的经气由胸椎向肩、上肢部散布。
胰脏经脉,与膀胱经脉关联密切,膀胱经脉中的腧穴从大杼穴至关元俞穴一一与胰脏经脉穴点平行对应分布,紧靠锥体边缘,其胰脏经脉之气则通过每个穴位点散射到膀胱经脉,并随膀胱经脉运行。也是正因为膀胱经脉与胰脏经脉的相邻、相通关系,所以,膀胱经脉的诸多腧穴治疗胰脏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膀胱经脉有两个腧穴空白点,其一为膈俞穴与肝俞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1.5寸,应定名为“胰俞穴”(原被列为奇穴:胃管下俞穴)。其二为膈关穴与魂门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3寸陷者中,应定名为“胰岛穴”(现被视为无穴)。这两个腧穴点对治疗胰脏及胰脏经脉所发的病候,可起到关键性作用。胰经受病则见后心沉紧,腰以上、肩胛以下部位闷胀,头昏、目沉、视物模糊,肌肉酸楚,四肢无力,懒言少语,胸腹燥热、胀满,咽干口渴等。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13284.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