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医学派,是一种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群体和派别,是中医发展中极为突出的医学现象。那么中医有哪些学派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五大中医学派中的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
围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探讨张仲景论治伤寒(古代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的学说和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研究张仲景本人、《伤寒论》版本流传的一批医学家。
自从汉末张仲景著《伤寒论》以来,历史上对它研究的有四五百家之多。该书最早的编次者是晋代的王叔和,他尤其重视从治法研究《伤寒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才得见张仲景的著作,他在六经分类条文的基础上,又采取突出主方,以方类证的办法整理《伤寒论》,以利临床验用。同时他认为凡疗伤寒,不出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这三方三法的范围,希望以简驭繁把握《伤寒论》的精髓。但当时张仲景的医著、医术流传不广。《伤寒论》广泛传播并得到深入研究始于宋代。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论》为学者提供了定本。整理者之一的林亿,率先提出《伤寒论》113方、397法之说。宋代的朱肱、韩祗和、许叔微、庞安时等,均有著述,各抒心得。例如朱肱《类证活人书》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足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络,这种以经络论六经的见解最先触及了《伤寒论》六经实质这一重要问题。在这一时期,《伤寒论》研究厥功甚伟的是金代的成无己。成氏《注解伤寒论》,首次博引《内经》诸说,以释仲景辨证施治的道理,开引经析论、以经解经的研究法之先例。
至明末,不仅研究《伤寒论》的学者倍增,而且在伤寒学派中又分成许多流派。明代学者治《伤寒论》强调学仲景非拘执其“方”,而是致力于阐扬他的“法”,也就是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了不走因循旧时随方衍义的旧套路,便于阐发《伤寒论》的精华,明末的方有执推出了“错简”说,认为通行的《伤寒论》年代久远,简编错乱,虽经王叔和编次,仍存在不少人为的错乱,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重订编次主张。他在《伤寒论条辨》中,削去《伤寒例》,把卫中风、寒伤营、营卫俱中伤风寒立说,并作为仲景原书要旨,其实与孙思邈的麻、桂、青龙三方三法名异而实同。清初喻嘉言附和“错简”说,将方有执的主张又演为“三纲鼎立”说,即“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中以太阳经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喻氏更重视“法”的整理,在方氏《伤寒论条辨》基础上,订正伤寒397法。此后张璐、吴仪洛、程应旄、章楠、周扬俊等,更从而和之,后世称这一派学者为“错简重订派”。他们对王叔和、成无己持非议态度,引起了另一些医家的反对。例如,明末清初张遂辰及其弟子张志聪、张锡驹与错简派针锋相对,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所做的编次注释工作均有助于仲景的《伤寒论》;该书皆仲景原文,绝非错简,不主张随意取去重编;在阐释仲景方法上张氏及弟子亦多有心得。清末陈修园基本上同意这种观点,故现代多称他们为“维护旧论派”。
在《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及如何更好地归纳《伤寒论》精义方面也有不少争议。如宋代朱肱曾以六经为经络,清代汪琥在《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响应:“伤寒之病,必传经络,仲景分六经,不出‘灵枢’经脉。”因此他对六经证候从经络角度予以增删。属于维护旧论派的张志聪和属于错简派的黄元御,在六经的实质上看法倒是一致的,即以六气来分析六经,以脏腑来联系六气。清代的柯韵伯对朱肱的六经为经络之源也持有异议。他认为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且反对喻嘉言的三纲鼎立说及397法的划分,主张按方类证,如有关桂枝汤的各条文统归桂枝证。其后徐大椿亦仿而行之,谓仲景著书不过是随证立方,本无一定次序可言,于是他以桂枝汤、麻黄汤等12类汤,来归类《伤寒论》113方,从而形成以方类证派。与以方类证不同的是以法类证,代表人物是清代的钱潢和尤在泾。尤氏《伤寒贯珠集》不像其他伤寒家那样拘泥于条文字句,而是另辟蹊径,以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明辨、杂治、刺法这八法来概括三阳篇,谓诸法如珠,贯通全论。此外,沈明宗、包诚等则主张分经类证。伤寒学派中的学术主张争奇斗艳,各派通过争鸣,从不同角度对《伤寒论》的理论构架、六经实质、辩证方法、论治精髓等进行了讨论,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医临证水平,活跃了医家辨证论治的思路。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9444.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