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

11/4/2024 5:28:46 PM发布

气虚血瘀,中医病症名,气虚血瘀为病机,即因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滞的病理变化,气为血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正常推动,若元气亏虚,无力行血,则血行缓慢,停留而瘀,患者多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等,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

 

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

1.病机分析

本证属虚中夹实,以气虚与血瘀证候同时并见为特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衰减,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而瘀滞。如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皆为气虚之证;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血行缓慢,瘀阻络脉,故可见面色晦滞。临床上气虚血瘀证,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或舌有瘀斑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

2.治疗

症状:神疲乏力,气短,动则益甚,颜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黯,苔白

治则:补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等

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

以上就是对气虚血瘀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气虚血瘀多见于老年人,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多血瘀,因而大家在平时还须多多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减少此病发生的可能。(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673.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