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相关知识⑤——阴跷脉与睡眠

7/11/2025 2:14:48 PM发布

阴跷脉,奇经八脉之一,起始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阴阳平衡与睡眠调控

阴跷脉与阳跷脉共同构成人体阴阳平衡的核心机制,二者通过交会于目内眦(睛明穴)实现阴阳之气的交通。阴跷脉主静,夜晚卫气入阴时,阴跷脉盛则眼睑闭合,人进入睡眠状态;阳跷脉主动,昼日卫气行阳时,阳跷脉盛则眼睑张开,人处于觉醒状态。若阴阳跷脉失调(如阳跷盛则失眠、阴跷盛则嗜睡),会直接导致睡眠障碍。

 

——关键穴位与治疗作用

1.照海穴:作为阴跷脉的起始穴,具有滋阴清热、安神定志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的核心穴位,临床常通过针刺照海穴(补法)引阳入阴,改善入睡困难。

2.申脉穴:阳跷脉起始穴,具有镇静安神、舒筋通络的作用,治疗失眠时需配合泻申脉穴(泻法)以平衡阴阳。

3.配伍应用:照海与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对,二者配伍可双向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既治失眠又治嗜睡。

 

——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1.阴跷脉失调:阴气不足或阴跷脉经气拥塞,会导致双目闭合困难(失眠)、肢体外侧肌肉弛缓、内侧拘急(如足内翻)。

2.阳跷脉失调:阳气过盛或阳跷脉经气不畅,会引发眼睑闭合障碍(不寐)、肢体外侧拘急(如足外翻)。

3.神志病关联:长期失眠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神志病,阴跷脉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对改善此类情绪障碍具有辅助作用。

 

——临床治疗策略

1.针灸疗法:以照海、申脉为主穴,根据阴阳盛衰采用补泻手法。失眠者补照海、泻申脉;嗜睡者泻照海、补申脉。

2.中药调理:阴虚火旺型失眠可用龟甲安跷汤滋阴降火;痰阻型肢急可用温胆汤化痰通络。

3.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刺激(如强光、剧烈活动)、营造安静睡眠环境,有助于阴跷脉功能恢复。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4146.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