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哈锐川,名成惠,字锐川,河北省河间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9年。幼年家境贫寒,随父习医。16岁时,拜当时外科名医丁庆三为师,尽得其传。1917年,哈锐川悬壶应诊,疗效卓著,声望日高。
1945年,目睹日寇投降,兴奋过度而患中风。他在旧社会奔波一生,仰慕新中国的诞生,心情十分激动,但因久病缠身,不能为振兴中医事业效力,深感遗憾。
曾拜丁庆三为师
通过大量实践,哈锐川认为皮外疾患,外治选药虽辨证正确,但因用法、剂型不同,疗效迥异,临证不可不辨。另外,辨证还必须视疮形新旧浅深大小脓腐等之不同,而决定剂型、用法及药量之异。例如,疡科化腐提毒生肌之要药红升丹,平时常备红升丹药捻,用于痈疽溃腐,以化腐提…
查看更多
哈锐川对痈疔疮疡诸证,重视正气与邪气的辨证关系。认为疮疡之疾虽发于体表,但其根本在于体内气血失调。常说:“气血偏虚一分,毒邪内侵一寸。”并提出,不能因《金鉴》所谓“痈疽原是火毒生”,动辄使用大剂苦寒,导致损伤脾胃,妨碍气血化生。在治疗时,必审邪正,常在…
时毓民
时毓民,男,汉族,安徽寿县人。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上海市卫生局药品审…
全元起
全元起,古代医家名,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有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著有《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
韦文贵
韦文贵,字霭堂,浙江省东阳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0年。出身世医家庭,其父韦尚林曾侍医于清宫贵胄,以“御医韦尚林”名扬江南。韦文贵随父学医,继承祖传“金针拨障术”。早年悬壶于西子湖畔,自立“复明眼科医院”,设简易病房。1955年奉调来京,任中医研究院外科研究…
张子琳
张子琳,字桂崖,号宏达,五台县五级村人,其父供职大同观察使署医官,子琳随往,更得临证指教,加之本人勤奋研习古今医籍,越六年,医术大进,深为前辈、尝识。子琳中年丧父,乃在家乡开设药铺,自任坐堂医。辩证明析,用药清灵,见效显捷,善用小方剂治大病,患者多往就…
徐丽洲
徐丽洲,上海川沙县人。父祖九世业医,家藏医书颇丰,自幼耳濡目染,有志于岐黄之术,少年随父徐雨田习医,后又从师南汇名医陈雪生继续深造。悬壶沪上,专攻幼科。曾任中国医学院幼科临床导师,又常在“广益善堂”等慈善机构义务施诊。徐氏曾著有《徐氏验方》,《痧痘诊治…
李冠仙
李冠仙,字文荣,别号如眉老人。江苏丹徒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卒于清咸丰年间。李冠仙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
杜家模
杜家模,男,河北省静海县人,生于1921年,卒于1993年,享年72岁。杜先生系京津地区名医痔瘘杜氏第三代传人,自幼随父学医,1938年考入北平国医学院,1941年考取中医开业执照在京挂牌行医。以擅治外科及痔瘘疾患著称,每日求医者不断。杜先生术承家学,又善于接纳新知识,…
巴·吉格木德
吉格木德,1938年生,蒙古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人,中共党员,蒙医学医史文献学家、理论家,蒙医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格木德于1959年—1963年就读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任职于鄂托克…
陈道隆
陈道隆,字芝宇,浙江杭州人。陈道隆早年以善治伤寒温病著称,后期以治疗内伤杂病见长。临诊立足于本,不拘一格,对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运用自如;处方古今兼采,用药灵活多变。陈道隆兼善书法,自成一体,甚得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赏识。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别号九龙山人,明代歙县人(即今安徽歙县)。他的妻儿共7人皆因伤寒而死,他本人也以大病幸愈而复生,因而发愤钻研《伤寒论》。方有执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整理的的《伤寒论》,有较多窜乱之处,对后世医家学习《伤寒论》造成误导,首次提出《伤寒论》错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