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裴正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甘肃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61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甘肃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政协5、6、7届委员。
著有《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血证论评释》、《新编中医温病学》、《中医方剂学新编》、《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裴正学医学经验集》、《裴正学医案医话集》、《裴正学医学笔记》、《裴正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集》系列丛书等36部医学论著。
裴正学医话医案集
裴正学医学经验集
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西医结合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吴咸中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实践。著有《家庭卫生学》《腹部外科实…
雷斆
雷斆,南北朝刘宋时药学家。生平里居未详,其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雷氏对药物炮制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论》(一作《炮炙方》)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原书已佚…
钱超尘
钱超尘,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国立第十三大学波比尼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李时珍研究分会、王清任研究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训诂学…
胡希恕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
吕仁和
吕仁和,汉族,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吕仁和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据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网站显示,吕仁和已发表与指导学生发表…
夏墨农
夏墨农,字和庄,浙江德清人,为夏氏四世医。初设诊于乡里,后迁吴兴,抗日战争期间移居上海行医。擅长外科,尤精疔、疖、痈、疽、流注、瘰疬诸证,重视祖传外敷药物的应用,善用外科内治法和扶正祛邪法,别有心得。对外疡主张早期切开,手术定位准确,大小适宜,深浅得度…
程莘农
程莘农,原名希伊,号莘农,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程莘农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
裴正学
裴正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甘肃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61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甘肃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政协5、6、7届委员。著有《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血证论评释》、《新编中医温病学》、《中医方剂学新编》、《乙型肝炎的诊…
祝味菊
祝味菊,名积德,字味菊,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祝家桥。晚年以“菊残犹有傲霜枝”之意,自号“傲霜轩主”。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积极提倡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祝氏以“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为其中西汇通思想的根本,虽提出改革中医,但始终立足于中医,主张停止中西医门户之争…
张志远
张志远,男,汉族,1920年7月生,山东德州人,无党派人士,194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山东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原卫生部中医作家、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山东中医基础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学会顾问、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