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钱乙所创立的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本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后来发展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直至今日,仍然广泛运用于临床。
钱乙的学术贡献有三部分:
一是“五脏辨证法”。钱乙勤学古籍,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认真总结经典中的学术思想,结合《史记》中记载扁鹊行医儿科的医案,东汉《颅囟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关于儿科病症的记载,结合“小儿纯阳之体”的学说与张仲景辨证施治的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小儿科的“五脏辩证法”。
二是“主张保养养生”。钱乙开创提出的“保养养生法”,不仅适用于小儿,还适用于成人,被后世学术界认为是科学而有效的养生方法。
三是“通过面部诊病”。在小儿疾病的诊断方面,钱乙主张重用中医四诊中的望诊,以望诊面部及眼部为主诊察小儿五脏疾病,提出了诊小儿“面上证”“目内证”的望诊方法,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为后世儿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钱乙杂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的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他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和慈爱。他精通中医的至高境界,望诊,在中医历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

展开
师承

因母亲去世、父亲杳无音讯,钱乙被姑母收养。姑父姓吕,也是一名乡村医生。三岁的钱乙开始进私塾读书,偶尔休学便随姑父一起出诊。姑父发现钱乙每看到一脸病容的小孩时,便会表现出非常难过的神情,姑父认为钱乙有仁爱之心,必能成为一名良医。于是当即决定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姑父坐堂闻诊他在一旁观察,也能做出十之八九的诊断,在姑父的点拨下他的医术提高很快,到二十岁时便正式悬壶开业。

展开
经历

钱乙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所以自幼年起,钱乙就是由其姑母收养,他的姑父是一位中医,自幼的耳濡目染,启蒙他走上了从医之路。
元丰(1078~1085)年间,长公主的女儿因拉痢疾不止,已经到了病危的程度,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连夜请来钱乙救治,成功治愈了长公主之女的疾病后,特授予翰林医学。然后又以黄土汤治愈了皇子瘈疭病,被提拔为太医院丞,赐金紫。钱乙本身患有周痹,后来病情加剧,虽可以将病转移到手脚上,但是他的左手和左脚也无法再伸展,也因此辞官回家。虽左手不能用,仍常为家乡的患者诊治,由此也可体现钱乙的高尚医德。
业医者知道,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钱乙在行医过程中,也深感到小儿病难治。他说:“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者,襁褓之婴,孩提之童,尤甚焉。”为了攻克这道难关,他花了将近四十年时间。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然功成业就,为我国小儿科医学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展开
相关文章
  • 钱乙的组方规律与用药特色

    由于钱氏平生刻意方药,因此其对儿科方剂学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钱乙制方遣药的特点是处处注意到五脏的虚实寒热;在祛邪务尽的原则下,处方力求攻不伤正,补不滞邪,或消补兼施,或寒热并投,并从柔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以扭转当时医界滥用香燥药物的偏向。 一、化裁古方…

    查看更多

  • 钱乙的学术主张

    钱乙在儿科学上的贡献,正如《小儿药证直诀》中阎季忠序所说:“治小儿概括古今,又多自得。”他不仅指出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了五脏辩证纲领,而且还化裁及自制了众多儿科方剂,奠定了中医儿科学的基础。嗣后,明代薛己、万全、鲁伯嗣,清代陈复正、夏鼎等儿科学家…

    查看更多

  • 钱乙的轶事典故

    【一】一个姓朱的人,有个儿子五岁,夜里发热,白天无事,有的医生作伤寒治,有的医生作热病治,用凉药解表,始终治不好。病儿的症状是:多涎而喜睡。别的医生用铁粉丸下涎,病情反而更重,至第五天,出现大渴引饮。钱乙说:不能用下法治。他于是拿白术散末一两煎水三升,…

    查看更多

  • 钱乙的人物评价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他精通中医的至高境界,望诊,在中医历史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钱乙行医…

    查看更多

  • 钱乙的学术贡献

    一、“五脏辨证”法钱乙自幼就“从吕君问医”,精勤好学,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特别是《神农本草经》,他“辨正阙误”,所下功夫很深。有人拿了不同的药请教他,他总是从“出生本末”到“物色名貌”的差别,详详细细地解答。事后一查本草书,…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