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璀璨夺,中医学即是其中一颗耀眼的珍珠。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唐一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统治阶级重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官方医药机构规模宏大、制度完善,在中央设有太医署、药藏局等,历史上第一次把医学教育从中央推广到地方,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医学教育系统。
唐朝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医学人才选拔制度,医事制度在当时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并且在民间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
因为医疗水平关系国计民生,所以唐代社会先进医疗体系的建立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使得医学发展迅速,与国外的交流也更加广泛,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离不开医生这个群体的积极参与的。
医生作为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是社会生活中一组特定的人群。
“光辉灿烂的唐朝医学”
山于统治者的需要与提倡,儒、道、佛三教都有较大的发展。儒学始终是统治者尊为正统的治国之本,唐太宗继位后,尊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道教创于东汉末,尊老子为教主,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后,为了提高李姓在士族阶层中的地位,于是托附老子为其先祖,使得道教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唐朝后期各位皇帝也始终重视道教在三教中的突出地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玄奘西游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在唐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翻译了大量经书,唐太宗和唐高宗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二藏圣教序记》以便宣传佛教。
儒、道、佛三教在有唐一-代是处于一个大融合的阶段,期间经过几次激烈的争论后,最终形成了儒、道、佛并尊的局面。
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许多医学著作中反映出了这种时代烙印。佛经中的不少医学观念和医疗经验、道家的养生学说等被隋唐时期的医家广泛汲取。
比如部分帝王热衷于炼丹饵药,炼丹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出现了不少炼丹家和炼丹著述。炼丹饵药会导致严重的病痛甚至死亡,唐代后期有六位皇帝死于服食丹药。
炼丹术的发展客观上为古代化学、药物学的发展积累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尤其是有些关于制药和化学的知识以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同时道教中的养生术也为医家所称道,也被不少上大夫作为养生之道写入书中。
中国的医学教育,继六朝和隋代设置太医署开始学校教育之始,到唐代已相当完善,包括国家医学教育——太医署、地方医学教育,另外有药园对医学生进行本草教育。
国家医学教育唐中央官学主要有六学二馆,六学主要指由国子监管辖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二馆指由门下省管辖的弘文馆和东宫管辖的崇文馆。
唐代的国家教育由经学、实科、职业三个门类组成,而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经学教育是唐代官学教育的主体,以国子监下设的律学、算学、书学三学和太医署所组成的教育则为实科教育,职业教育主要有天文历法教育、兽医教育和卜筮教育等。
国家的医学教育主要由太医署全权负责。
唐代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式有生徒、贡举、制举和待诏四种类型,医学人才的选拔也基本符合此四种类型。
生徒指的是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生员,政府规定不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要对生员进行定时定项、比较频繁的考试。
在唐代各级经学校中的考试包括旬试、岁终试和毕业试。因明文规定,医学人才的考试、选拔仿明经、明法两科,所以医学考试也很频繁。
但是,毕竟医学人才较特殊,所以医学考试有其特殊性。医学生在学习期间考试分月试、季试和岁试,月试由医博士主持,季试由太医令、丞主持,岁试由太常寺丞主持。如果学生因为技艺超群,即可破格录取,留校,作为替补人员。
此外,还规定有淘汰制: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除了理论考试外,还有实践考试,规定: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这里的考课不是指考试,而是指考核其实践能力和水平。
可见,当时医学考试既严格又灵活。贡举是指在地方官学学习者,先在州县考试及格,再到京师经过太常寺考试,考试合格后录用的选拔方式。
在唐代,医者的品阶是有规定的:……自今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转官不得过太史令……医术者不得过尚药奉御,最高品阶的尚药奉御才是正五品下。
而张宝藏由于两次治愈唐太宗痢疾,为了奖赏他,被授予三品文官鸿胪卿,可以说这是医者凭借独特技艺而获赐的最高官职了。
待诏指各类因才技应诏而未有正官、须待皇帝诏命者。在唐初,待诏作为内廷供奉的性质而存在,在天子长居之处设待诏以方便皇帝召见。
待诏的种类很多,有词学、经术、僧道、卜祝、书奕等,由于待诏者在专门提供的院落中听候皇帝诏命,后来这些别院被称之为翰林院。
在翰林院供职者被称为翰林待诏,而翰林待诏基本都是因技艺超群得到皇帝赏识而听候皇帝诏命的人。医待诏就是皇帝身边的特殊技能人员,理应都属医术精湛者。
但实际情况总不能如人所愿,总会有人利用皇帝的喜好而破坏常理,比如有些皇帝痴迷神仙方术,这些人就会把吹嘘自己掌握有长生不老之术者召入内廷,成为医待诏。
在唐朝,这方面有名的医待诏即为唐宪宗时期的柳泌、僧大通,宪宗年末,鋭于服饵,皇甫縛与李道古荐术人柳泌、僧大通待诏翰林。
他们深得宪宗信赖,并享受高官厚禄,不过,在宪宗驾崩之后,穆宗下诏将柳泌、僧大通杖决处死。
“文仕通医”
中医药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直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这一因素促成文仕通医这一特殊现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基本都是科学文化发达繁荣的兴盛时期,而中医药学是中国科学技术的一个小分支,从其萌芽、发展到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中,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由于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这种直接的关系,所以古代哲学、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都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渗透影响,以至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与其他学科不太分离,读书之人都知其一二。
古代医籍言简意博、理奥趣深,并不是懂点知识的人就能够看懂和意会的。
古代社会的文仕,基本都博通文理,熟读经书,他们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力口上兴趣爱好,稍加精研,便会对与儒道经书文理相通的医籍表现出非凡高的悟性,所以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也就不足为奇。
可见,博学是文仕的基本素养也是文仕通医的先决条件。科举制的实行,更使得文仕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唐朝重视儒道佛并且三教鼎足发展的情况下,无疑对文仕通医又增加了一个筹码。
在唐代,文人对医学感兴趣,并且撰写出如此多的著作和方书,是事出有因:一是出于对自身的关注,追求长生和健康。
如孙思邈因其幼年遭冷风,屡次拜访医门,花掉的汤药之资足以罄尽家产,有可能就是碰到了见利弃义的庸医,所以他为了父母亲的健康和家财,一生精研医学而成为名医。第二,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关注众生健康,即济世拯弊。
而孙思邈就绝非一个单纯的医生,他经典的医理阐述涉及到天地万物、宇宙运行、治国安邦、人事变化等方面的许多道理,把儒家思想和医理融会贯通,他不仅仅是孟诜、卢照邻等人的医学老师,也是他们的儒学老师。
从这个方面来讲,孙思邈己经带有儒医的影子了。宋代及后代儒医大量出现,直接溯源就是唐代文仕知医、懂药,重视养生和保生。
毋庸置疑,唐代文仕通医值得重视,文仕将代及虚当代的医学临床经验进行积累并达到了—所未有的高度,这为后世医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技术上的积累。
文章来源:野哥聊史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13729.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