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
· 幼承庭训修举子
陈修园4岁时丧父,之后便随祖父居住。其祖父陈居廊知识渊博,精通医理,因此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他小小年纪就对《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的内容了如指掌,平素也跟着祖父一起给乡亲们治病,深得乡亲们喜爱。
时间过得飞快,陈修园22岁时就娶妻成家了,后来长子元豹和次子元犀出生,陈修园在此期间除了攻读科举儒经之外,也为当地百姓看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陈修园34岁,这一年他依然为了举子业而努力着,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平日的学习枯燥而辛苦,春去秋来酷暑冷冬,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修园终于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了举人,但次年却没有中进士,不得不暂时在京城漂泊。恰逢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手足瘫痪,十来天无法进食,找遍京城名医而束手无策。后延陈修园诊疗,文字记载“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
第二年内阁大学士和珅患了足痿,京城诸医均未能将其治愈,和珅非常苦恼无法上朝。有人推荐其延请陈修园诊治。陈修园用“狗皮和药裹患”,不久和珅的足痿就痊愈了。和珅非常欣喜,想留陈修园在其家中,并许诺太医院使和美官,陈修园断然拒绝,并且很快告病回乡了。陈修园就是这样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士,他深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传播岐黄之术,要救助更多黎民百姓。
陈修园回乡后任吴航书院山长,继续讲学著书。他一边讲授文学,一边勉励学生熟读《黄帝内经》。后来陈修园又在泉州清源书院讲学,并在此遇见了泉州名中医蔡茗庄,随后拜其为师,医术得到了精进。
· 为官为医系百姓
在古代,读书人考取功名是一生的追求,陈修园也为了“举子业”而一直锲而不舍地努力。嘉庆五年(1800年),陈修园再赴京会试,仍然没有中,第二年碰上大挑(清朝一种科考制度,为的是让已经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有晋身机会),陈修园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保定)候补。这一年陈修园48岁,开始仕途生涯。
陈修园离开湿热的南方至北方就任。当时正值盛夏酷暑,瘟疫流行,陈修园看到时医不懂方药,百姓被病痛折磨,十分痛心。随后陈修园编写了《时方歌括》一书,收录了唐宋以后的中医常用方剂,并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并将各方韵编为歌诀,实用性很强,意在教医生按法施治,很快就战胜了这场瘟疫。《时方歌括》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互相传抄,至今仍为中医入门和临床必读的书籍之一。
后来直隶总督熊谦得痹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修园告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处以补肾养肝之方,熊谦得以痊愈。后来当地妇女阴挺症很多,修园专拟方药施治,患者服后多治愈。陈修园颇有“长沙”(指医圣张仲景)风范,为一方父母官,身体力行解决百姓疾苦,后官至河北正定知府。
· 专注为学传岐黄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66岁的陈修园告老还乡,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讲学。陈修园回乡后专心讲学和整理自己的著书,在这期间曾治愈琉球国王之风症,其名蜚声海外。
陈修园的《劝学十则》在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他是伤寒流派中著名的维护旧论派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医诀串解》。
有人说陈修园是中医“科普达人”,一生都在为中医学术传播做努力,他著书无数,包括《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时方妙用》《新方八阵砭》《难经浅说》《伤寒医方集注》《十药神书注解》《座订柯注伤寒论读》《重订活人百问》《新订喻喜言医案》《医医偶录》《伤寒真方歌括》《灵素节要篆注》等。后世将其著作以十六种合刊编为《南雅堂医书全集》。《南雅堂医书全集》在当时流传之广,时人争相购买。有人说《南雅堂医书全集》可以和清代官方中医教科书《医宗金鉴》相媲美。后来以陈修园为名的医书越来越多,多为后人托名而作,可以看出陈修园的影响之大。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指出:“新中国成立前私立中医学校入学人数不多,可是读陈修园医书而当医生的甚多。”
道光三年(1823年),陈修园病危,十多天水米未入,儿子陈元犀已经为父亲准备了后事。中秋那天半夜过后,修园稍微清醒些,每天早晚可进一杯水或食物。在病中,陈修园对其子陈元犀说,自己所写的书还不完备,如霍乱、吐泻两条须重新补写,应该采用张仲景的理中汤和孙思邈的治中汤……这就是国医圣手陈修园的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医。
在陈修园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读书人几千年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社会理想和担当。陈修园说:“文章报国,尚挟时命而行,而能为良医者,随在可以活人,诚儒分内事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陈修园留给后学的是中医学术思想,是对社会的担当奉献,也是对苍生的仁爱悲悯。他是实至名归的大国医,值得后人去追忆和传承。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