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药物和各种病症的治疗,在文字上清新流畅、浅显通俗,因此这套书利于自学,岁中医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作者对于写书的严肃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使人感动并堪作后学的楷模。
在医学理论上陈修园特别推崇张仲景,是维护伤寒派的中坚人物之一,也是继张志聪、张锡驹之后最有影响的尊经崇古派。他极力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的“错简”说,认为王叔和重新编注的《伤寒论》已经把张仲景的学说完整地流传下来,不能随便改动和取舍。他还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剂和治法编成《长沙方歌括》、《伤寒真方歌括》与《金匮方歌括》,易于记忆、习诵。对后学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很有帮助。虽然有人说陈修园注疏古籍有独到之处,但他上述着作的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为后学者、特别是初学者研究张仲景典籍提供了入门的阶梯。
陈修园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苦攻经史之余,还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颇有心得。见原书文辞深奥,遂加以浅注,或编成歌诀,著《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传世。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官职,在保阳、高阳等地负责救灾工作,水灾过后疾疫流行,陈氏选取有效方剂,介绍给当地医生推广应用,救活不少患者。
后会试不第,寄寓京师。适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手足瘫痪,汤水不入,群医束手。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后回长乐,任吴航书院山长。
嘉庆三年(1798年),主讲泉州清源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再入京会试,不第,参加大挑,成绩甲等,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候补。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教医生按法施治,救活甚众。直隶总督熊谦得痹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开方补肾养肝,病遂愈。其间还治愈当地妇女阴挺症。嘉庆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头项强痛,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而烦躁,六脉洪散。经念祖处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再投以栀子豉汤,病不再发。
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枣强,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务繁剧,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
在那个时代,一般医生为了应付门诊,多半只学习唐、宋以来各个医家的药书、方书,而对于祖国的医学经典著作并不感兴趣,更不愿为研究这些著作而下苦功夫。陈修园感到这股轻视中医基本理论的风气是不正常的。便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请休,在福建省嵩山井上草堂讲学,不但把他数十年来研究这几部中医经典的体会传授给学生,还大力呼吁其他医学家也应对这方面的学习加以重视,从而扭转这股风气。
道光三年(1823年),陈修园病危,十多天水米未入,儿子陈元犀已经为父亲准备了后事。中秋那天半夜过后,修园稍微清醒些,每天早晚可进一杯水或食物。在病中,陈修园对其子陈元犀说,自己缩写的书还不完备,如霍乱、吐泻两条须重新补写,应该采用张仲景的理中汤和孙思邈的治中汤……这就是国医圣手陈修园的一生,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医。
-
大国医陈修园:著书立说传岐黄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 幼承庭训修举子陈修园4岁时丧父,之后便随祖父居住。其祖父陈居廊知识渊博,精通医理,因此陈修园自幼…
-
陈修园:官场良医,广授医学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这是中医学启蒙之作《医学三字经》的开篇。医学三字经,三字一句,字字珠玑,合辙押韵,不仅易诵、易记、易懂,且深入浅出,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最佳的中医入门之作。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清代医家陈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