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也就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深受大众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虽好,但最好不要长时间天天灸,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皮肤与软组织损伤风险
天天艾灸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损伤周围软组织,易引发灼伤、发红、瘙痒、水泡甚至感染。
2.阴阳平衡失调风险
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补阳气,天天灸可能使体内阳气过度上升,阴气减少,导致阴阳失衡,继而影响睡眠质量,或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流鼻血等。
3.身体调节机制依赖
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过于频繁的艾灸可能会使身体过度依赖外来刺激,削弱自身调节功能,不利于长期健康。
——不同人群的艾灸频率建议
1.健康人群(日常保健)
频率: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
作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2.体质较弱或慢性疾病人群
频率:根据病情轻重,每周3-5次
作用: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抵抗力,辅助调理慢性病
示例:宫寒痛经者,月经前一周可每天艾灸神阙、子宫等穴位,每次20-30分钟;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3-4次
3.急性病症人群
频率:根据病情需要,一天2-3次
作用:快速缓解症状
注意:症状缓解后需及时调整频率,避免过度刺激
4.阳虚体质人群
频率:可每天灸,每次20-30分钟,直至病情缓解或痊愈
作用:温阳散寒,改善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
注意: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避免上火
5.阴虚体质人群
频率:不建议天天灸,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