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所属科室:消化系统病症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3:11:38 PM

【脂肪肝概述】
脂肪肝,中医无此病名。近年来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肥胖型体质者尤易诱发。

【症状】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肝俞45-5240-50双穴

阳陵泉45-4840双穴

至阳47-525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章门42-4850双穴

期门45-5050双穴

膻中45-5040-5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脾俞48-5260双穴

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案例】

正某,女,45岁,肥胖。
主诉:3年前行B超检查,查出中度脂肪肝;辅助检查:转氨酶增高,胆红素正常,血脂升高。
诊断:脂肪肝。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艾灸。1日,灸肝俞、阳陵泉、至阳各50分钟;2日,灸章门、期门、膻中各50分钟;3日,灸脾俞、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以上穴位3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60分钟。灸 3月后症状消失,查肝功能正常,B超变化不明显。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后B超示:脂肪肝轻度。灸5月后痊愈止灸。

【方法一】

针灸方:气海、三阴交、命门、地机

功效:补肾健脾,从阳引l阴。

针法:气海,针入一寸,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至会阴。三阴交,向上刺一寸,用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上传至阴股部。命门,针入一寸,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前传至腹部。地机,向上斜刺一寸,用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上传至阴股部。两组渝穴交替运用,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min,留针期间,行针一次。针30次为1个疗程。

处方总结

方解:方中气海为任脉经穴,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养“先天之本”,强壮保健功效。命门穴,属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取命门以补真阳。三阴交属脾经,以疏通脾经经气,调养“后天之本”。地机,为脾经“郄穴”,脾经经气深集的部位,能疏调脾经经气。诸穴配合,先天后天均得补养,共奏温补肾阳,健脾益气之功效。

【方法二】

针灸方:肾俞、关元、脾俞、足三里

随症配穴:偏肾阳虚加命门;偏肾阴虚加太溪;痰湿内蕴或肝经湿热加太冲、阴陵泉;肝郁血瘀加血海、期门。

功效: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化瘀利湿。

用法操作

平补平泻法。每日针刺一次,2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日,连续针刺4个疗程观察疗效。

处方总结

方解:肾主生殖,故取肾俞、关元培补肾气,以振奋肾经功能,补肾生精;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扶助中焦而资气血生化之源,为生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命门属督脉,督脉总督一身阳经,故取命门以补真阳;太溪益肾水;太冲清肝热;阴陵泉可分利湿热之邪,使之从小便而出;血海有化瘀开窍之功;期门为肝之募穴,取之可理肝气。

【方法三】

体针

取穴:

常用穴:分为二组。(1)肝俞、期门;(2)京门、章门.

备用穴:中封、太冲、蠡沟、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

操作:

常用穴每次取一组,二组交替。备用穴每次取3-4个,可轮流取用。以28-30号1.5寸毫针刺入至得气后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1次。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停针1周。一般须治疗2个疗程。

效果: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大便成形,体重下降,B超示肝脏形态回声恢复正常,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肝区无隐痛感,肮腹偶有痞胀,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明显减轻,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下降20%-30%.有效:症状好转,肝区痛胀减轻,乏力,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减轻,血脂未下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以上法共治60例,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

此方法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私自针灸

【大柴胡汤】

古代治疗宿食病的专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适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

经典配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贵要略》)

常用剂量

柴胡20g,黄芩10g,制半夏15g,枳壳30g,白芍20g,制大黄10g,干姜5g,红枣20g。

煎服法

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经典方证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按之心下满痛者。

体质要求

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等。

加减法

烦躁、心下痞者,合三黄泻心汤;脸红、小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舌暗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焦虑、腹满胀气者,和栀子厚朴汤;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急躁易怒、口千口苦、心悸、失眠,或伴有急性感染者,合黄连解毒汤;哮喘痰稠难咯者,合排脓散;胸痛、痰黄、便秘者,合小陷胸汤。

药理研究

有利胆、排石、保肝、抗炎、解痉、通便、解热、镇静、镇痛、镇吐、降脂、降压等作用。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消瘦、贫血者慎用。

【防风通圣散】

古代的通治方,有表里双解、清热散风的功效,适用于以头昏胸闷、身痒红疹、口苦舌干、涕唾稠黏、小便黄短、大便不通为特征的疾病和表里俱实性体质的调理。

原书配方

防风、连翘、荆芥、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各五钱,黄芩、石膏、桔梗各一两,甘草二两,滑石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宣明论方》)

常用剂量

生麻黄10g,生大黄10g,防风10g,连翘15g,薄荷10g,芒硝5g,山栀10g,黄芩10g,石膏15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荆芥10g,桔梗5g,滑石10g,甘草5g,生姜5g

煎服法

以水14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次温服。方中芒硝另外分次冲服。本方也可以原方用量制成丸药,每次5g,每日2次。

原书方证

治风热壅滞,筋脉拘挛,肢体焦萎,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比赛,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肠胃燥热,便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咬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出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滞;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中正气与邪热结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或虚气久不已者;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

体质要求

体形壮实肥胖,精力旺盛,面色黄黯、黯黑或黯红、有油光,眼结膜易充血,眉毛头发浓密、体毛明显,较少出汗,食量大且以肉食为主,性格开朗或偏急躁,胆量大,腹部充实,易大便秘结,皮肤易生痤疮、毛囊炎,易发生过敏而出红疹、瘙痒,四肢皮肤干燥、粗糙,唇红或黯红,舌红或黯红,脉实有力。青少年易患病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肥胖症等;中老年易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女性则可见月经量稀少或月经有血块,月经多延期,有的甚至闭经,易患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药理研究

抗过敏、减肥、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动脉硬化等。

注意事项

孕妇、体质较差、食少便溏者慎用。若需较长时间服用本方,剂量宜减半服用。

【葛根芩连汤】

古代的解酒止利方,有清热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以下利,心中烦闷而悸、心下痞、项背强急、身重、汗出、口渴、舌红、脉滑数或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

常用剂量

葛根40g,黄连10g,黄芩10g,生甘草10g。

煎服法

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太阳病.…....利遂不止,脉促者.....喘而汗出者。

体质要求

大多体格比较壮实,肌肉相对发达厚实,肥胖倾向,唇舌暗红,满面油腻,大便不成形或者腹泻,全身困重,尤其以项背强痛不舒为特征。体检多见血糖高、血压高。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中年男性多见。

加减法

烦躁、头疼、便秘或者大便黏臭者,或高血压、出血倾向,或牙周脓肿、牙痛者,加制大黄;糖尿病导致腰腿无力、下肢皮肤变色者,或性功能障碍者,加怀牛膝;心下痞、恶心呕吐者,合半夏泻心汤。

药理研究

具有解热抗菌,抗心律失常,抗缺氧等作用。

注意事项

精神倦怠,脉沉缓者慎用。

【五苓散】

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于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伤寒论》《金贵要略》)

常用剂量

猪苓20g,泽泻30g,白术20g,茯苓20g,桂枝15g或肉桂10g。

煎服法

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打成散,每服5g,日2次。

经典方证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伤寒汗出而渴者。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沬而癫眩。

体质要求

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易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身体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舌质多淡或胖有齿痕。

加减法

低热、淋巴结肿大、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者,合小柴胡汤,名柴苓汤;腹胀、嗳气、咽喉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月经不调、腹痛,合当归芍药散;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饿、腹软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精神萎靡、脉沉或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者、合真武汤;多汗乏力、易感冒,和玉屏风散;暑天多汗、头痛烦渴、小编涩者,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名桂苓甘露饮;头痛、颈项、肩背不适、或血压高、嗜酒者,加葛根;腰腿疼痛、血压高者,加怀牛膝;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者,加茵陈;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药理研究

具有利尿、保肝、降脂、降压、抑菌等作用。

注意事项

对本方过敏者慎用。本方虽有纠正脱水的作用,但对于严重脱水及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不能单纯依靠本方,需结合补液等其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措施。

【八味通阳汤】

消化道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常用方,适用于腹泻、分泌物多、小便少、浮肿的患者。

处方

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厚朴、苏梗、姜半夏。煎服法

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5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

浮肿貌,皮肤湿润多汗,大便不成形,腹胀,恶心呕吐,多唾液。

加减法

口水多,腹泻,加干姜;下肢浮肿,加怀牛膝、防己;湿疹皮炎,加生苡仁。

此方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科学诊疗。切勿私自用药。

泽泻白菜汤

【配方】泽泻15克.白菜300克,料酒10毫升,葱10克,姜5克,盐3克,鸡精2克,鸡油适量。

【制作】

1.将白菜洗净,切4厘米长的段;泽泻研成细粉,备用。

2.将白菜、泽泻粉、姜、葱、料酒同放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油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渗湿利水,润肠通便,祛脂减肥。适用于口干烦渴、脂肪肝、大小便不利等。

泽泻香菇木耳汤

【配方】泽泻15克,香菇150克,木耳50克,姜5克,葱10克,料酒10毫升.盐、鸡精各2克,鸡油20毫升。

【制作】

1.将泽泻研成细粉;香菇洗净.切成薄片;木耳泡发后,去带头,撕成瓣状;姜切片;葱切段。

2.将泽泻粉、香菇、木耳、姜、葱、料酒同放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油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渗湿利水、开胃止血,祛脂减肥。适用于麻疹、癌症、肠风、血淋、痔疮、脂肪肝等。

黄精炒肉丝

【配方】黄精20克,猪瘦肉250克,莴笋50克,黑豆适量,鸡蛋1个,淀粉30克,料酒15毫升,盐5克,葱10克,酱油10毫升,味精、姜各3克,植物油30毫升。

【制作】

1.将黄精用黑豆煮熟,切成丝;猪瘦肉洗净,切成丝;莴笋去皮.洗净,切成丝;姜切丝:葱切化。

2.将猪瘦肉放入碗内,再放入淀粉、酱油、鸡蛋清、盐、味精抓匀。

3.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下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人猪瘦肉丝、黄精、莴笋丝、料酒、味精、盐炒熟刚成。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强健筋骨。适用于体虚乏力,心悸气短及肺燥、干咳、糖尿病、脂肪肝等。

银耳炒肉片

【配方】银耳20克,猪瘦肉200克,胡萝卜50克,鸡蛋1个,香菇、淀粉各30克,料酒15毫升,酱油10毫升,葱10克,盐、姜各5克,味精3克,植物油5O毫升.

【制作】

1.将银耳川温水浸泡4小时,除去蒂和杂质,撕成瓣状,胡萝卜去皮切片。

2.将猪瘦肉切成肉片,刚淀粉、酱油、鸡蛋清、盐、味精抓匀备用:

3.将姜切片,葱切段

4.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人姜、葱爆香,再下入猪瘦肉片、银耳、胡萝卜片、香菇、料酒、盐、味精炒熟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双补气m。适用于肺热咳嗽,气血两虚及脂肪肝等。

辩证治疗:

【肝郁气滞型】

症状:患者常有胁肋胀满疼痛、暖气、腹胀。

治法:香郁茶来治疗。

郁金、香橼皮各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不定时饮用。

【痰湿困阻型】

症状:患者常有形体肥胖、胸胁隐痛、嗜睡乏力、舌苔白腻等症状。

治法:泽泻粥来治疗。

制作方法:泽泻9克,白术6克,粳米50克。泽泻、白术先用水煎煮,取药汁再加适量水与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吃完。

【瘀血阻络型】

症状:患者常有胁肋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紫、舌上有瘀斑等症状。

治法:陈皮二红饮进行食疗。

制作方法: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将红枣去核,与陈皮、红花同入锅,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30分钟即成,代茶饮用。

【肝肾阴虚型】

症状:患者常有胁肋隐痛、痛则绵绵不休、口干舌燥、心中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

治法:用杞贞粥来治。

制作方法:枸杞子、女贞子各5克,小米50克。将女贞子入锅,加适量清水,煎取200毫升左右的药液。用药液再加适量水,加枸杞子与小米,熬成粥食用,分早晚2次吃完。(安长军/荐)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整理了5种对症对型治疗方法! 轻度脂肪肝不能吃什么食物?奉劝这几大类食物千万不要碰! 脂肪肝能预防吗,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硬化 预防脂肪肝吃对这几样效果好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下的几种原因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了 轻度脂肪肝治疗方法是什么?实际上轻度脂肪肝一般不用药物就可以自愈哦! 重度脂肪肝的危害是什么?重度脂肪肝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脂肪肝患者应该喝什么茶 患上重度脂肪肝如何治疗?除了治疗我们还应该怎么护理? 脂肪肝的食疗方 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严重的脂肪肝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肥胖不是唯一判断脂肪肝的标准 浅谈中医上对脂肪肝的见解 脂肪肝都有哪些症状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这几种食物须远离 如何治疗脂肪肝 哪些食物可缓解脂肪肝 脂肪肝对身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轻度脂肪肝严重吗?怎样预防轻度脂肪肝的恶劣发展呢? 脂肪肝食疗很重要,那么日常不妨多吃这几种食材来缓解! 如何预防脂肪肝 患上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哪些食物要忌口 脂肪肝吃什么比较好?推荐这几个食疗方 酒精肝与脂肪肝的区别有哪些?两者有这些不同之处 老年性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脂肪肝怎么调理好?这几个方法可帮助有效改善 老年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老年性脂肪肝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脂肪肝如何消除

百病调理

100 0

立即观看 6/8/2021 5:01:57 PM

哪些食疗适合脂肪肝

百病调理

87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4:43 PM
立即观看 6/8/2021 4:56:25 PM

什么是脂肪肝

百病调理

84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7:23 PM
立即观看 6/8/2021 4:58:30 PM

患上脂肪肝还能吃饭吗

百病调理

83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4:11 PM
立即观看 6/8/2021 5:00:05 PM

脂肪肝有哪些症状

百病调理

75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5:54 PM

脂肪肝怎么能治疗

百病调理

74 0

立即观看 6/8/2021 5:01:32 PM

脂肪肝吃什么好

百病调理

73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9:16 PM

不喝酒也会得脂肪肝

百病调理

69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7:56 PM

脂肪肝的认识

百病调理

68 0

立即观看 6/8/2021 5:00:35 PM

中医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百病调理

60 0

立即观看 6/8/2021 5:01:05 PM

轻度脂肪肝吃什么好

百病调理

56 0

立即观看 6/8/2021 4:53:1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