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将使用千余年的以“六经辨证”为主的外感病诊断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以“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为主体,由表及里的辨证方法,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他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在脾胃学说方面,提出“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肾之脾胃”的原理,主张“认清门路,寒热温凉以治之,未可但言火能生土而用热药”。他对“胃阴”的理解,补充了李杲脾胃论的不足。
他那独到的经验和深邃医理的名言,一直对后学起着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史上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在近代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温热论治》是叶天士口传心授的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温热论》为中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叶天士十二岁随父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以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不多久,他在医学上的造诣就超过了朱老师。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后人称其为“师门深广”。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白天,他从师读经书;晚上,他父亲就教他“岐黄学”。因此,他从小就自《素问》、《难经》及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无不旁搜博览。十二岁随父学医,
两年后父亲去世,相传自那之后叶天士先后十七位名医为师。
叶天士学成后悬壶苏州历50余载,“种福堂”、“眉寿堂”即叶氏悬壶之堂号。叶氏治病多奇中。每遇疑难重症,均能洞悉原委,辄其沉疾,医名盛及与当时,至80岁而殁,二百年以来一直被大江南北医家奉为宗师。
叶天士生前伤病盈门,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因此,留给后世的宝贵医学著述全部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他临终前警戒他的儿子们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叶天士在医学,乃至人生哲理的追求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
-
叶天士的求学之路——化名拜师
叶天士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是江苏吴县有名的医生,对于儿科病症非常精通,面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穷富都会认真救治。叶天士的父亲叶朝采,医术也非常高明。因此,叶天士很小就开始了学医之路,父亲便是他的第一位老师。 叶天士白天在私塾学习,晚上回家就跟着父亲…
-
叶天士老年人养生之道
节制饮食医痴叶天士提倡“老年饮食薄味静调,力戒酒肉厚味”,因“饮酒聚酒,太阴脾阳受伤”,痰湿存于体内堆积而易患痰火、中风之类疾病。按照现代说法,薄滋腻、戒烟酒对防止罹患心脑血管病变,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都有积极的意义。慎处寒温气候多变的季…
-
叶天士的个人贡献——建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康乾时期,人口增长迅速,加上商品经济的发达,导致一些烈性传染性疾病经常呈大规模爆发,在叶天士之前,中医对于发热性疾病以及传染病的治疗主要遵循张仲景六经辩证来治疗。然而张仲景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在北方,北方传染病多表现为伤寒,而叶天十所处的时代。南方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