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热的中医辨证论治你了解多少?

7/3/2023 2:56:00 PM发布

生活中若是不注意自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时间的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性等的食物,或是情绪不稳定等,就很容易会使得体内偏热,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不适症状,那么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内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内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1.五脏实热

凡实热之在内者,古法治分五脏,宜从正治、宜疏下。

(1)心热

症状: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多动心烦、急躁不安等

治则:清心降火

方药: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2)肝热

症状: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咽干。两胁疼痛,小便赤涩

治则:清肝泻火

方药:泻青丸、柴胡饮子、龙胆泻肝汤

(3)脾热

症状:目疮口臭,烦渴易饥,渴喜凉饮、口燥唇干,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治则:泻脾胃伏火

方药: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内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4)肺热

症状:咳嗽时发、咽喉干疼、呕吐黄痰、便秘尿赤,胸膈烦热

治则:清上泄下,泻火通便

方药:轻则泻白散、地骨皮散,重则凉膈散

(5)肾热

症状: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小腹胀满,尿闭不通

治则:滋肾清热,降火

方药:滋肾丸,滋阴八味丸

 

2.五脏虚热

虚热宜调补,凡元气虚而热者,必真阴不足,皆假热证也,宜从反治。

(1)心脾肺气虚假热者,五君子煎,人参理中汤。

(2)五脏气血俱虚假热者,五福饮。

(3)肝肾真阴不足假热者,轻则六味地黄汤,甚则理阴煎。肝肾血虚假热者,大营煎,五物煎。肝肾阴虚,上热下寒,则阳无所附而格阳为热者,六味回阳饮,或八味地黄汤。肝经血虚生风而热者,四物加天麻,钩藤。

(4)汗后血虚而热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后气虚而恶寒发热者,补中益气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者,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四君子加川芎,当归。

 

关于内热的中医辨证论治就介绍到这里,内热患者除了要几首医生治疗外,还要多多注意自身的日常调理,从而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1699.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