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又称“胃反”,也就是指饮食入胃,停滞不化,良久反出的病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主要是由于酒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患者多会因此出现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等症状表现,那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反胃的中医辨证论治。
反胃的中医辨证论治
1.脾胃虚寒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及清水,以吐尽为快,伴见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温中健脾,降逆和胃
方药:丁蔻理中汤
2.胃中积热
症状: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及酸臭腐浊之液,口臭烦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则:清泄胃热,和胃降浊
方药:竹茹汤
3.痰浊阻胃
症状: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并有痰涎水饮,或吐白沫,心悸头眩,舌苔白滑,脉弦滑
治则:涤痰化浊,降逆和胃
方药:导痰汤
4.瘀血阻胃
症状: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或吐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或有积块坚硬,固定不移,胀满刺痛而据按,舌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方药:膈下逐瘀汤
5.脾肾阳虚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或吐大量清稀水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则:健脾温肾,和胃降逆
方药:桂附理中汤
6.气阴两虚
症状: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量不多,神疲气短,面色少华,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方药:麦门冬汤
以上就是对反胃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胃部健康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家在平时还须多多注意自身的胃部状况,若是出现了反胃现象,则须引起重视,及时找出其病因,继而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