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中医病症名,也就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或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现象,此病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网网友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现象,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汗证的中医辨证论治。
汗证的中医辨证论治
1.肺卫不固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则: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3.心血不足
症状: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则:补养心血
方药:归脾汤
4.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则: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关于汗证的中医辨证论治就介绍到这里,汗证可分为味觉性多汗和精神性多汗,不同证型患者须针对自身的原因来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从而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减少对自身的损伤。(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得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