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学者,身兼“书法家、画家、医家”三个身份,而且在这三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就以“医家”这个方面来说,在近现代中医眼里,傅青主最拿手的是妇科,其《傅青主女科》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但实际上,傅青主在中医基础理论上也有很深的研究,并将其基础理论所得灵活运用于妇科,才收获不朽的成就。
对于中医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湿”是中医六邪之一,且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之说。很多中医疑难杂症都和湿,或者痰湿之类有关。
如果我们今天再详细深入阅读傅青主的著作,便会发现他在临证时,其辨证思路一般以冲任为中心,侧重于肝脾肾三脏,所以在《傅青主女科》里,补气血、健脾胃、益肝肾是三个用得最多的治法。但不能否认的是,他“除湿”这个方面也很有心得。
1、健脾燥湿
由于脾主水湿运化,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这些理论,历代中医在祛湿时,健脾燥湿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法则,傅青主也不例外。
有一个由他创立的名方——完带汤,就充分体现了健脾燥湿的核心思维。该方的主证为妇人白带,症见带下色白如涕如唾,气味臭秽,面色白光白,伴体倦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濡弱。
完带汤方中用人参、白术、山药为君药,起到补气调中、健脾燥湿之用;而又以苍术、陈皮为臣药,以燥湿运脾、芳香行气;再佐之以淡渗利湿的车前子,疏肝扶脾的白芍药,以及升阳的柴胡升阳,祛风的荆芥穗;最后以调和诸药且益气健脾的甘草为使。
这么一个配伍,完全就是围绕“湿”而展开的,其中补、散、升、清都可以说是为湿邪开路,辅之以健脾和胃、舒肝达木,也是期望达到“风木不闭,地气升腾”而湿气自消之目的。
2、解郁利湿
湿和气郁 的关系,历代中医有讨论的并不多见,而傅青主在肝脾湿热之“青带下证”里,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方,症见带下青色,甚至如绿豆汁且稠黏不断,其色腥臭,兼胁胀,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加味逍遥散药用柴胡达木舒肝,配伍陈皮理气健脾开郁,倍用茯苓淡渗利湿,以健脾醒脾;方中还有生甘草以泻火、解毒、缓急;栀子苦寒直泻郁火,茵陈清热利湿,协助茯苓利水。最妙的是方中的酒炒白芍药,柔肝养木而不留邪。
从这个配伍可以看出,全方苦甘同用、渗利并行,所以能泻而不伤、行而不壅。要知道,在中医理论里,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祛邪易损及肝阴,但加味逍遥散则能清肝气、利水湿、去郁热,却以条达肝气为本,这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3、健脾渗湿
健脾渗湿和健脾燥湿虽然只有一字不同,但配伍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代表方剂如易黄汤。针对湿热下焦导致的黄带而设。症见带色黄如茶,其气腥秽,日久不止,伴有头晕,食欲减退,苔薄黄,脉濡数。
易黄汤组成只有山药、芡实、白芍药、车前子、白果五味,可谓味简而功专,主要就是能调补任脉、清利湿热。
方中山药性味甘平,能入肺、脾、肾三经,芡实味甘苦而涩,也入肺肾二经,两者炒用既防滞涩,又于补于通,是为君药。白果直达下焦,行入任脉为臣药。君臣三味扶正固本;佐之以盐水炒黄柏,以清肾中之火,酒炒车前子清渗散利,这就是清利湿热之邪从膀胱而出。
4、泻火利湿
这也是一个比较少人讨论的祛湿之法,湿从火化,水与血合,转为火重而湿轻,再伤及任带二脉,乃至带下色黑。证见带下如黑豆水样,或赤白带里夹杂有黑色,伴有口干身热,傅青主创立的方剂为利火汤。
方中大黄、黄连、栀子都是苦寒泻火、清热解毒之品,尤其是其中的大黄,助力黄连栀荡涤热邪,是为君药;同时还用通行十二经的王不留行以通经利水破血下胀;且有善通妇人经脉的刘寄奴,两味配伍以通经活血,利湿逐邪,使湿与热无停留之机,是为臣药;然后用白术、茯苓渗湿,车前子利水,三者通利,使得火热退、水湿利而带下愈,是为佐药。
5、温经化湿
按照傅青主自己的说法,这是为“下焦寒湿之邪搏于冲位”的经前腹痛证而设,证见经前少腹痛,得温痛减,遇寒则甚,恶寒足冷,带白质稀,带下如黑豆汁,以温脐化湿汤。
温脐化湿汤重用白术为君,以燥土化湿,而利腰脐之血气,臣以茯苓淡渗利湿,佐以巴戟天温煦血海,白果温化湿浊,以畅通任脉;使之以扁豆、山药、莲子,是为了利湿而坚固冲脉。这样以配伍,就能达到“所以寒湿扫除,而经水自调”的目的。
6、益气除湿
对于脾肾气虚、精气不固乃致经前带下如水泄之证,也就是说,月经将来未来之时,有水样物流出,三日后经来,伴有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脾肾气血之舌脉,傅青主以健固汤调之。
健固汤重用人参、白术,其目的是益气健脾,同时臣以巴戟天,以温补肾气而上暖脾阳。虽然该证表面上是脾阳不振,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肾阳虚衰,也就不可能出现这个证候。
健固汤还用茯苓、薏苡仁二味除湿利水,如果肾阳虚偏重,腰酸一下常年清冷,还可以继续配伍加肉桂、附子之类。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