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又作虚痨,中医病症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病症。《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所说的“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对引起虚劳的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患者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气短、畏寒、无力、心悸、四肢发冷等,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
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
——气虚
1.肺气虚
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治则:补益肺气、敛肺肃肺
主方:补肺汤
2.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
治则:益气养心、补血宁神
主方:七福饮
3.脾气虚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除湿
主方: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则:益气补肾、生精养血
主方:大补元煎
——血虚
1.心血虚
症状: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
治则:益气生血、养血宁心
主方:养心汤
2.脾血虚
症状: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细缓
治则:补脾养血养心
主方:归脾汤
3.肝血虚
症状: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困,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治则:补血养肝、养血调血
主方:四物汤
——阴虚
1.肺阴虚
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润肺
主方: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
症状: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滋阴养心
主方: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
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和胃
主方:益胃汤
4.肝阴虚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则:滋养肝阴、养血柔肝
主方:补肝汤
5.肾阴虚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则:滋补肾阴
主方:左归丸
——阳虚
1.心阳虚
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
治则:益气温阳
主方:保元汤
2.脾阳虚
症状: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则:温中健脾、益气祛寒
主方: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
症状: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腹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治则:温补肾阳、兼养精血
主方:右归丸
以上就是对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虚劳患者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还须多多注意自身的日常调理,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从而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注: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施治须让专业医师来进行。)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698.html